如果說之前大慶還覺得自己可以搶救一下的話。

但看到化學博士超過七十萬收聽量的時候,大慶就覺得,還是早死早投胎吧!

七十萬收聽量啊!

這是什麼意義?

以東海電視臺來算,早晚高峰的收聽量大概在五百萬左右。

但東海堵車嚴重,早晚高峰的收聽量那是逆天級的bug,其實不能太算數的。

正常來說,一檔節目,能有二十萬收聽量,就能活下去,廣告大概是十秒鐘三百塊錢,別覺得少,現在廣播衰落,要不是靠著汽車數量的增長活下來,比這還慘呢。

而且其實也不算少。

這個半小時的節目做下來,大概能有三百秒的廣告,這就是九千塊錢。

這只是一期節目的收入。

去掉成本和人員工資的話,其實九千塊甚至還會略虧一些。

而且其中很大的風險是,廣告賣不出去,或者得打折賣。

但無論如何,二十萬的收聽量,差不多是能活下去。

但這種節目的主持人就很苦逼,下班不需要去停車場,因為沒車,全靠雙腿和公共交通,每個月三五千的工資,只能保證餓不死。

真正要過的舒服,那得節目收聽量上四十萬。

這時每十秒的廣告價格就能上六百了,同樣一期半小時的節目下來,就是一萬八的收入。

聽眾多,廣告雖然難賣,但基本上也都能賣光。

主持人下班後,能去停車場裡開福克斯、朗逸、卡羅拉之類的。

收聽量上六十萬,那就又不一樣了。

主持人下班後,能開雅閣、邁騰,偶爾也有開奧迪A4L之類的,也開始會討論房子買哪裡,配套會好些之類的。

至於收聽量上八十萬的,那就真是寶貝了。

主持人下班後,奧迪Q5,寶馬5系都有,不高興開車,可以打車,只要有發票,單位一般都給報銷。

買房子也開始討論學區房。

至於早晚高峰的收聽量上百萬的主持人,那就不需要討論了,基本上在每個城市都是高收入級別的。

別忘記了,東海還是直轄市,汽車保有量高,聽眾也多。

在別的城市,這個收聽量要求是要下降一些的。

當然,蘇城的電臺訊號能輻射到東海,下降的就不是特別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