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方壓根兒就沒有回頭,背後卻彷彿長了眼睛似的躲閃與反擊同步展開,不快不慢,恰到好處,沒有一絲力量是多餘的,和之前的錯步反手抽人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來,繼續!”

李白施施然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練功服。

琉璃心籠罩三尺之距,回不回頭,完全沒有任何區別。

“有兩下子!”

陳思明一骨碌站了起來,也沒用花哨的鯉魚打挺。

“小心啊教官,666號他會催眠術!不要讓他打響指!”

新人學員裡出現了叛徒,大概是被李大魔頭給收拾的狼或者不甘心被壓制的那些“反派”角色,人心叵測,多半是見不得李白在學員們當中的超然地位,成心給他添些堵。

115號蛾眉一豎,不容有人給李白放冷箭,指著那個發聲的“叛徒”怒道:“敢出賣前輩的殺手鐧,打他們!”說完就帶著人衝了上去。

當然不是幾個打一個,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新人學員們早已經各自抱團,有團結有競爭,正是安全域性培訓負責人想要看到的,兩夥人乒乒乓乓打成一團。

戰火很快失控擴散,一百多號人互相之間積攢的矛盾立刻爆發了開來。

不過羊不是羊,狼不是狼,獵人不是獵人,但內奸還是內奸,正因為羊多勢眾,所以最後的結果不會有任何懸念,充分體現了集體主義的優越性。

“哎,打起來了!”

觀察者們也很無奈。

除了不小心就會搞事情的666號以外,115號也是個不安定分子,兩個人湊一塊兒,乾柴烈火,能不出亂子嘛!

“要阻止嗎?”

有觀察者覺得這一屆新人實在是欠缺組織性和紀律性。

居然打爛架!

而且還是群毆!

“等等吧,先讓他們打一會兒!”

倒是有人覺得這不算是什麼大事。

年輕人嘛,血氣方剛的,打架算什麼,多打打,還成長的快一些,人家老美的西點軍校在畢業時可以打群架,打了足足有一百多年,嗷嘮一嗓子,整個學校就跟造反了一樣,天下大亂。

毛子更乾脆,有法定“打架節”,每年冬季最後一天和春季第一天,集體群毆,就能聽到“你瞅啥?”、“瞅你咋的?”、“你再瞅瞅試試?”、“KUMA!(╬▔皿▔”……偶爾還能聽到蜀川和京城口音(俄語的髒話詞彙有限,所以罵戰大都是漢語),預熱完前戲,然後情緒飽滿的噼哩啪啦打成一片。

觀察者們淡定地看著六臺顯示屏上,亂成一團的室內訓練場,對他們這些老鳥來說,菜雞互啄的場面根本不算個事兒。

安全域性從來都不是培養慫包的地方,睚眥必報才是他們的行為準則。

外交部打嘴炮,國防部正面剛,安全部背後捅刀子,這是華夏政府部門參與國際事務的分工。

儘管學員們打成一片,還是給李白與裁判教官留出了足夠的交手空間。

“臥槽!這就打起來了!”

怎麼說動手就動手,李白還真就沒見過這種場面,打群架也沒人管管?

他看到115號又是一記華麗炫目的奪命剪刀腳,將一個學員摔飛了出去,撞翻了兩個正糾纏在一起的學員後,吧唧重重砸在地墊上,當場不動了。

這一招比之前要狠多了!

就在走神的一瞬間,惡風襲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