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同代詩人李白看到《登鸛雀樓》這首詩時曾擊節大讚,隔壁老王不愧是同道中人,這一波666。

以上是後人對唐代詩人不負責任的揣摩臆測,倒是現代的李白對這兩首詩擺在一塊兒總覺得怪怪的,好像有哪裡不對的樣子。

出人意料的是,李白用來糊弄當地土著部落增加就業和致富搞起來的這家酒館,僅僅用來胡亂賣一些不值錢的廉價自釀酒水和經濟實惠的中餐。

可是這門生意卻火爆的不行。

從開張的第一天起,上座率就居高不下。

一百多張桌椅,一天下來,就沒有空閒過。

看樣子,那些僱員如果手腳老實的話,最多半年時間,李白就能收回全部投資,還能帶上學校的那份。

酒館開業後,不僅有當地人跑過來捧場,還能經常看到三五成群的武裝人員,揹著槍,挎著子彈帶,一身五花八門的迷彩裝,開著車呼嘯而至,很少有獨行客,一來就是好幾個。

這些荷槍實彈的傢伙們並不止是土著部落的戰士,其中有不少是被稱為“戰爭鬣狗”的僱傭兵,滿身血腥殺氣,看人就像在看死人一般。

這些不請自來的僱傭兵們似乎將李白的酒館當成他們的一處臨時歇腳和交換情報的據點。

軍火販子、情報販子和掮客等依附於這些刀口舔血之輩討生活的傢伙們也像聞到了血腥味兒的蒼蠅們紛紛聚攏過來,平添了一大群穩定客源和利潤。

每天就像上下班打卡,酒館一開門就佔著一張固定的桌子,點上一杯酒或茶水,再來一兩份小點心,到了飯點兒也不離開,直接點餐。

就這樣,坐一整天,直到酒館打烊收工,堪比9127,早上九點,晚上12點,一週七天無休。

這些人有時候會無所事事的乾坐到天黑,有時候會主動與人攀談,偶爾有人主動找上來,躲在角落裡竊竊私語的互相勾搭。

忙碌時間多,空閒時間少的,都是業務眾多,收入豐厚的大鱷,在輕描淡寫之間就談妥了幾十萬甚至幾百萬美元的大生意,其中的過手抽佣,是酒館遠遠無法想像的。

凡是靠牆或者靠酒館內側,位置毫不起眼的桌子,基本上都屬於這些特殊的顧客,而且是專屬。

他們並不會輕易挪動,甚至十分看重桌上的號碼牌,彷彿已經成為了獨家招牌似的,誰敢擅動就跟誰急。

偶爾會因為一張桌子而發生爭執,甚至是鬥毆,不過沖突會很快平息。

每當發生這種情況,總會有人主動站出來,而且還是人多勢眾,如果遇到實在不聽話的鬧事者,將會直接拖出去,在野地裡一頓胖揍,或者出人意料的鵲巢鳩佔。

酒館的工作人員信誓旦旦,那些熱心腸的客人們絕對不是他們部落裡的人。

在暗地裡似乎形成了一條不成文的潛規則,任何人都不允許在酒館裡面鬧事,違反者將會被拖出去狠狠收拾。

打發完學校的學生娃們,李白正式開始查帳。

作為大老闆,不定期查帳會給這些員工們一些暗示。

手腳乾淨一點兒,勞資隨時會過來查,一旦查到,特麼吃不了兜著走。

好不容易才爭取到的僱傭指標,這些員工們壓力還是蠻大的。

酒館的賬本並不複雜,因為採用了計算機管理,能夠即時同步入賬,李白只需要開啟電腦,用管理程式生成一下定期報表,就能夠知道當前庫存,賬面餘款和收支情況。

如果他願意的話,隨時可以盤庫和清點現金,只要將財貨抓在手裡,就不怕那些土黑子們偷偷摸摸的搞小動作。

從賬面上來看,手腳不乾淨的情況還是有的,畢竟難以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