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的訓練科目和考試專案都已經結束,留在集訓基地的人有116人,中途被淘汰了9人,不算曆史最多,但也不算曆史最少,勉強中上。

考核不合格的人自然是不允許隨行維和部隊,畢竟國際維和無小事,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任何不穩定因素都必需提前剔除。

剩下這116人面臨著分派維和地區。

華夏維和部隊目前執勤的區域分別在剛果(金)、賴比瑞亞、黎巴嫩和蘇丹,最近又新拓展了一個區域,索馬利亞。

因為當地爆發蝗災,已經開始出現局勢不穩的跡象,政府控制不力,不得不向聯合國救援,華夏得到委託,往那裡發派一支維和部隊,協助國際救援物資的集散以及維持地區的穩定,威懾住那些蠢蠢欲動的地方軍閥們。

民以食為天,不論放到哪裡都是一樣。

老百姓們一旦吃不飽飯,就會引發地區動盪,戰亂頻發,尤其是像索馬利亞這樣有前科的地區,搞不好名震天下的索馬利亞海盜又會死灰復燃的再次猖獗起來。

“……盛一科,郭離,以上的同志請跟我來,準備好身份證、護照和個人一寸照,沒有照片的同志等會兒統一補拍。”

被點到要去賴比瑞亞的人跟著點名者走了,他們和準備前往剛果(金)、黎巴嫩和蘇丹人一樣,要學習人文風俗的特定課程,還有一些區域性土語,等到了地方,難免要與當地人打交道,多做一些準備,可以減少許多麻煩。

階梯大教室變得空空蕩蕩起來,只剩下了九個人。

同一宿舍的唐維醫生跟著剛果(金)的隊伍跑了,李白身邊只剩下西門記者和孫南正。

其實很容易就能想明白,李白這位心理醫生是為戰亂者和難民準備的,西門記者將跟進救災與維和任務的採訪。

孫南正當然不是去寫網路,而是發揮本職能力,拯救遭到蝗災破壞的當地農業。

除了他們三人以外,還有兩位醫生,一位水利專家,一位畜牧業專家,一位民政公務員和一位企業家。

九個人的職能和分工很明確,都是為了重建維和地區的秩序,等到了地方,難免要一個人當作兩個人來用。

索馬利亞的當地官方語言以英語和索馬利亞語為主,準備前往當地的這九人英語底子都不差,至少都有四級以上,不需要補太多的課,反而在索馬利亞語上面需要多花些功夫。

硬生生補了兩天課,所有人都對索馬利亞當地都有了一定的瞭解,並且掌握了維和部隊駐地的一些情況,至少在出發前,不會兩眼一抹黑。

先期頭一批維和部隊已經帶著工程機械出發,待抵達目的地後,就地展開基建計劃。

所以李白這些人倒也不用急著去,擁有足夠的準備時間。

望著白雪皚皚的雙鴨山城區,出了火車站的陳晟在刺骨寒風中忍不住打了個哆嗦。

尼瑪!~

領導動動嘴,下面跑斷腿。

他這個小兵拉子到底還是被打發到了大東北。

南方都已經入春,氣溫回升,可是東北地區依舊是一派冰天雪地的北國風光,山舞銀蛇,原馳蠟象,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當然了,陳晟的心也是相當糟糕。

雙鴨山不是小村子,也不是小縣城,好歹是一座擁有百萬人口的城市,放國外,跟一國之都沒什麼區別了。

但是在華夏,只不過是個連機場都沒有的小城市,坐飛機得先到佳木斯,然後轉火車才能過來。牛吧文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