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水縣的捷報,比想象中來的還快。

鄧健等人是十月初七下午從滁山往陵水去,次日中午到達陵水縣外。

當時柳虢正帶了五千人馬攻城。

十尊火炮,已經射了兩輪。

陵水縣的城牆,炸出了幾個豁口。

陵水縣裡的五千守軍,都被火炮炸的心生恐懼。

要不是徒三留下的兩千兵馬,在楚州經過戰火,這回也守在最前線,怕是守軍早就潰散。

這兩千人馬的頭目,正是衛海。

作為徒三麾下的悍將,這兩個月衛海憑藉楚州攻城的戰功,一步一步重新得到徒三的器重。

這次留守的兩千人,就以衛邯主。

衛老爺子帶了老妻幼子幼女遷居楚州,也表現了衛家人對徒三最大的支援與歸順。

之前滁州之變的影響,似已煙消雲散。

面對有如神器的火器,衛海不是不畏懼,可是他沒有退縮。

他知曉,或許成敗就在此一舉。

徒三麾下,總不能陳大志一家獨大。

總要扶起戰將。

鄭季那杏,能取代衛江成為親兵營長,卻不能取代衛邯戰將。

守住陵水,他們兄弟在亳州軍中地位才會穩固,才會彌補兄弟倆五月裡的過錯。

可是震耳欲聾的火炮聲,飲墜的城牆,都讓衛壺望。

他望向旁邊的胞弟,心下思量。

沒有必要兄弟兩個都折在這裡,有他一個就夠了。

可是他曉得,直接讓弟弟避開,弟弟肯定不肯。

他正想著用什麼理由勸弟弟離開,就聽到弟弟狂喜道:“大哥,有援兵是滁州軍”

生死攸關,所有的不快都是新。

這一刻,衛江打心裡視滁州軍為親人,心中也感謝滿天神佛。

巨大的軍旗,迎風招展。

斗大的黑字,寫著一個“滁”字。

一路煙塵,大部隊人馬,往陵水縣城而來。

守城的兵卒看到的不是一個兩個。

有之前親來弔祭的馬寨主與霍寶,亳州軍上下都曉得滁州軍是友軍。

“援兵來了!“

“是不是三爺他們也回來了?”

“哈哈,讓這些混賬得意,這下看他們還怎麼得意?”

守卒的心安定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