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大比武”的訊息傳下去,軍中立時沸騰。

要說出徵打仗,還帶了運氣,遇到的州縣有老實歸降的,有負隅抵抗的。

還有領兵的元帥,有鄧健這樣愛衝鋒陷陣、帶著兵馬親自臨的,還有馮和尚這樣愛坐鎮後方、鮮少出戰的。

下頭的戰將,機緣好的,戰功冊子也漂亮;機緣不好的,跟著征伐兩三次顆粒無功的不乏其人。

還有去年的軍校,戰將選了幾十人。

選上的自然歡喜,沒有選上的,也不都是心服口服。

論起資歷來,大家各有倚仗。

如今這全軍“大比武”,就是見真章的時候。

同時,隨著婺州與明州兩地捷報,侯曉明、石三、仇威等人與賈氏兄弟、史今等人也陸續回師金陵。

這次童兵跟著征伐,先是跟著馮和尚“徵西”,後又跟著南下打杭州、台州,眾人的軍功積累了半冊。

只是眾人如今已經是萬人將,童兵的編制固定,大家暫時升無可升,就都記下。

等到回頭打下的各州府徵新兵,各軍擴編,說不得童兵的戰兵三部也要單立出來。

雖說滁州軍這次“南征”,都是大軍出動,可是戰爭沒有不死人的。

這半年征伐下來,傷亡早已過萬。

幸好滁州軍撫卹制度已經成熟,銀錢又充足,才使得百姓遺屬安心,沒有亂起來。

這樣的世道,就算是賣身為奴也換不了幾個銀錢;可是兵卒傷亡,所得的土地與銀錢,足以安置一家老小。

更多人的,關注的是真金白銀的獎勵。

“那陳家小三子立了戰功,升屯長了,還論功行賞了三十兩銀子!”

“二十兩銀子?城北的田都能買上三五畝了!”

“買什麼買,等升了百戶就要授田,五十畝了,這也快了!”

“嘖嘖,再沒想到佃戶家的小子還能這麼有出息!”

經過了前年去年的大旱,如今的日子,使得百姓也安心下來。

“聽說杭州城裡的人跑了一半,還是咱們金陵好,就算去年太尉帶兵進城,也是穩定地方,隨後就修了城牆,如今再安穩不過。都說白衫軍是佛兵,來救咱們百姓的,這話我先頭不信,現下信哩!”

“小聲說,白衫軍同白衫軍還不同。咱們滁州軍是好的,可外頭也亂。我那小舅子之前在淮南開鋪子,家產都被台州白衫給抄了,閨女都差點被搶,我那小舅子胳膊擰不過大腿,就拋家舍業、闔家投奔到我這裡。”

“不止北邊亂,去年蘄春那邊‘東征’,也是一路抄家抄糧食,殷實人家無一倖免,窮人家也被拉了丁,正經禍害了不少人……”

“還有那臺州白衫,也不是好的,都是殺人殺紅眼的海匪,藉著佛祖的名聲上岸殺人屠村……”

“咱們金陵是福地,才會迎來太尉大人的白衫軍!”

如今正逢亂世,各地交通斷絕,哪裡有那麼多的訊息在市井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