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霍五、馮和尚率三千人到和州城外,滁州營裡已經堆滿了莊稼杆。

離的近的村子,已經有兵卒回來,牽了牛、騾、驢等大牲口,偶爾也有幾匹駑馬在裡頭。

杜老八見狀,立時跳了起來:“晚上紅燜驢肉?要帶皮的肋肉,一口一兜油!”

霍五卻是看著這些牲口,察覺怪異。

要是為了就地補給肉食,也是豬、羊、雞、鴨為主,卻不見那些。

“阿彌陀佛!”

馮和尚看著牲口群,做了個稽首禮,嘴唇一動一動。

霍五聽得清楚,哭笑不得。

這假和尚念起了《地藏經》,這就算超度也早了些!

“這是準備使‘火牛陣’?”

霍五問鄧健:“要是和州兵出城應戰還能試試,他們要是固守城池不出,怕是用不上。”

“已經圍了五天……一百強弩擺著,乾等下去徒勞無益,總不能在這裡耽擱太久!小小和州,一百弩,每弩五十支弩箭,就是五千支……”

霍五也是讀過兵書的,立時就明白鄧健的意思。

他抬頭看看天,伸手感受了一下風向:“這幾日正是東南風,倒是正好!”

有了奪城計策,霍五便也心下稍安。

如今他懸心的,反而是兒子那邊的訊息。

“算算日子,要是沒有意外,小寶、水進他們當出亳州,往黃州去了。”

離得太遠了。

與兒子分開不到一旬,他已經開始想寶貝大兒。

鄧健皺眉道:“小寶是男兒,又不是大閨女,總要讓他自己撲騰!”

“哼!”

霍五不愛聽這個:“兒子咋了?誰說閨女就該嬌養,兒子就放養的?我家小寶小時候,可是不比那些傻小子似的混養,比一般人家小妞妞養得還乾淨乖巧……要不是……小寶自己樂意,我還真捨不得他離了眼跟前!”

鄧健翻了個白眼。

這樣養兒子,沒養成廢物,還真是霍家祖墳冒青煙!

這會兒功夫,杜老八已經挨個檢視那些驢,挑出個一歲口的小公驢出來。

這些牲口都是鄧健下令徵招,他不好自專,親自拉過來:“鄧兄弟,這頭驢好,晚上吃它吧?只是不能只咱們吃肉,下頭是不是也得喝湯,總不能讓大家只聞味兒哩!”

眼見杜老八眼睛放光,口水嗒嗒模樣,鄧健能說什麼?

左右不差兩、三頭牲口,他便道:“這驢肉給曲長以上加餐,再送兩頭牛去大灶,給大家加道牛肉湯……多多的放姜……”

到底是深秋時節,早晚也帶了絲絲寒氣。

之前的一萬三千人,加上霍五、馮和尚帶來的三千人,就是一萬六。

兩頭牛連骨頭帶肉,千把斤,可不是隻能喝湯。

“哎!”

杜老八歡喜應了,直接牽驢去了軍灶,親自傳達了鄧健的命令,隨後指著驢,一邊比劃一邊道:“都帶皮切,肋肉紅燜,四條腿白煮,剩下剁吧剁吧、連同雜碎熬湯,多多的放姜!”

火頭軍頭目忙躬身應了。

這秋日裡正是進補的好時候,他還真想要好好給元帥與諸將軍露一手。

黃昏之前,鄧健派出去的兩千人陸續回來。

滁州營後,又多了幾座莊稼杆山。

至於牲口,也隱在這裡。

二十來個村子“徵用”下來,牲口數目很是可觀。

平均一個村子,就有二、三十個大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