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講究“忠孝”,“忠”還在“孝”上。

祖父這是犯了謀臣大忌。

再想起霍五之前收學生時對自己的為難,林瑾心裡更沒底了。

之前因為林家悔婚之事,霍五就對他們爺孫有意見,這回意見更大了吧?

……

老和尚坐在馬車裡,卻是憋著氣。

大騙子!

說好了濱江政事不變,這才一個月,就變了!

霍林跟在他身邊半月,一個秀才,能學多少?

一縣之地,兩、三萬百姓,這打理起來是鬧著玩的?

老和尚已經打定主意,見了霍五就要大罵一頓,先出了這口心火再說。

……

滁州城門已經恢復往日模樣,任由人出入。

馬駒子一行人,加起來也有五十多號人。

守軍卻是問也沒問,就放了行。

這與馬駒子想象中的風聲鶴唳,截然不同。

就是老和尚都壓了心火,好奇的挑了馬車簾向外探看。

店鋪的夥計熱絡的招呼來客。

挑擔子的商販高聲叫賣。

舉著糖人的小兒在追逐嬉戲。

路過的行人平和從容。

街角的乞丐懶洋洋的抓蝨子。

整個州府看上去,一切正常。

他們不曉得,城裡氣氛昨日不是這樣的。

半日就扭轉過來,還是全靠今早的衙門“公審”。

百姓們曉得了這幾日城裡戒嚴,是因為抓拿吳家人的緣故。

吳家是滁州地頭蛇,手上那麼多人命,家中還圈養了幾十家丁護衛,可不是得小心再小心。

霍元帥是大好人,為百姓做主。

百姓們有了這認知,加上街面上的巡丁也撤了,城裡氣氛就立時迴轉過來。

有幸站在大堂外,親眼目睹“公審”的百姓,更是招呼三、五好友,在茶館裡講起吳家一樁樁惡行。

“黃花閨女就禍害死了好幾個,小媳婦逼著上吊了兩個!那老棺材瓢子,倒是一身的花花腸子!”

“吳老二更壞,就為了一個鋪子,滅了人家滿門七口……”

“連本家也沒放過,吳家長房小哥留著藥渣呢……吳家老族長,當年被那老淫棍害死的,這還是親兄弟呢……”

大家羨慕那涉案十幾戶人家,錢財都回來了。

“霍元帥真是大好人!”

“真正為咱老百姓做主,就是話本子裡的青天老爺,也就如此了!”

“活著的人家都得了補償不說,連死絕了兩家也照顧到了……真是心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