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頓“至尊八珍席”吃的霍寶心滿意足,也使得薛孝收起之前鄙視。

等到兩人出了望江樓,秦淮河上游船如織,滿眼紅燈籠。

霍寶年歲在這裡,就算薛孝有算計,也不敢真的帶他上花船。

兩人溜溜達達,重新出了城。

霍寶氣定神閒,薛孝想著方才情形,多少不自在,帶了幾分顯擺道:“金陵官倉大使與我們老爺有舊。”

“七叔的陳糧就是透過這大使弄來的?”

“嗯,就是他。他是八品官,可他表親是通判大人。”

通判,也稱“分府”,知府輔官,分掌鹽、糧、治安。

霍寶看了薛孝一眼。

這是因他前頭說了按照市價九成給薛彪算成本,想要多弄些糧食吧?

薛家這批糧食去半年前貯藏的,當時市價比現在低,這成本自然更低。

這說的還是新糧那部分,從官倉裡淘出來的陳糧,成本就更低了。

按照如今市價九成轉給霍寶,這其中絕對是翻了倍的利。

薛孝雖有傲氣,卻也曉得輕重,不會揹著薛彪行事。

這話,是薛彪讓養子透出來的。

夏糧還有一個月就能下來,到時候糧價就會下來。

官倉大使這個時候放出陳糧,賺的就是一個差價,肯定願意。

霍寶笑了。

“糧食不怕多,多多益善!孝大哥弄出多少,咱都要了,只是銀錢這裡要過陣子補上。”

“多少都要?這可是江南最大的官倉?”

“要!放多少都要。北邊九月莊稼才收,有三、四個月的功夫運糧賺差價!”

薛孝看著霍寶,嘴角抽了抽。

這怕是大傻子吧?

真指望這個發財?

糧食運輸幾百裡就不賺什麼錢了,過了千里這路上拋費一多,說不得還要倒虧。

“紙上談兵”的小兒,這買賣豈是那麼好做的!

薛孝心中鄙視一番,卻也沒有開口勸阻。

不管霍寶虧不虧,反正薛家這裡是賺的。

霍寶也在算時間,淮南淮北已亂,其他地方還遠嗎?

就算夏收收了,秋收收了,這糧價也下不來。

到時候想要屯糧的勢力多了,糧價只有再漲的。

這“糧、鹽、鐵”三項中,霍寶原沒指望糧食能賺錢,供給上幾方人馬軍需就是功成,沒想到這裡大好事等著。

如此一來,糧食買賣成了大頭,得有人專門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