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二·為難(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時另一個幕僚便也接過了話頭:“使人知會知會那些大商人,讓他們知道知道,欽差大人此行,是要斷他們生路的。”
胡先生知道話不能再繼續說一半藏一半了,急忙點頭:“沈琛若是開設市舶司,只許官船下海貿易,而私船若是要下海,要跟換鹽引一般換船引,而這船引的價格......”
如果收益小於付出,誰都不會願意做這個生意。
沈琛一來就得罪了這些世家,到時候就孤立無援,還不是同樣要任他們宰割。
連劉必平也忍不住牽了牽嘴角。
這個法子是可行的。
唯有利益相關的東西才是最好的驅動力,那些商人不用誰說,自己就會跟沈琛難堪。
他不想跟朝廷鬧翻,也不想投奔晉王晉王已顯頹勢,他不會這麼蠢,這個時候還趟這趟渾水。
可是他也知道朝廷不會輕易放過他,尤其是沈琛已經跟他結下了血海深仇。
因此只能想法子,讓沈琛這差事做不成,他到時候再重新跟朝廷上書表忠心,自己將這市舶司做起來,朝廷看在這個面子上,也就不好追究太多。
現在只能不惜一切力量來對付沈琛了。
他點了點頭,看了胡先生一眼:“既然如此,這件事就讓你們去辦。欽差大人的船不日就要到了,你們要日日守在碼頭,不能有誤,怠慢了欽差大人,可就不好了。”
胡先生急忙應是。
正商量著,外頭便有書吏來敲門,說是浙江的程大人求見。
劉必平想了想,便道:“請程大人花廳裡等候,我隨即便來。”
他看了胡先生他們一眼,撥弄了片刻茶蓋,才道:“老程是代替浙江來跟我借糧的,以你們看,這糧食,該借,還是不該借?”
這幾天他都虛虛的應付程大人,他自己心裡其實也沒下定決心,不知道這糧食到底是該借還是不該借。
胡先生跟另一個幕僚對視了一眼,不約而同的點頭:“這個時候,大人自然是借。”
胡先生說了這一句,便道:“軍費遲早能籌措出來,浙江卻是緊要的,大人從前是想著大不了投靠晉王,可是如今既然已經改了想法,便不能再跟從前那樣作壁上觀。總得先讓朝廷看見您的意思。”
劉必平自己也知道這個道理,可是他心裡也實在是沒底他做的事實在是太多,貪的東西也實在是太多了,朝廷未必會願意放過他。
這也是他為什麼想破罐子破摔的緣故。
雖然現在已經想回頭是岸,可是也要看這岸,還能不能上去。
他還是要先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