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淑妃便急忙搖頭:“聖上別這麼說,旁人又不知道......”

隆慶帝沒興趣再說下去了,車軲轆的話來回說,別人聽著不累,他自己說著也累了,直截了當的把對永和公主的發落說了:“讓她去好好的靜思己過,她若是能想得通,對她自己也是件好事,否則的話,青燈古佛倒也是她的好歸宿。”

林淑妃嘆了一聲:“公主殿下是被嬌寵壞了,並沒有遇到過挫折,因此遇見一個沈琛,便覺得被他拒絕了是什麼了不得的大事了,一時無法接受,等她想通了,便好了。”

又張羅著給永和公主準備些東西。

隆慶帝覺得林淑妃的反應比起彭德妃又要真實許多,便笑了笑,想起鄭王妃來,便道:“你跟鄭王妃也提一提此事,就說永和已經去普慈庵祈福了。尋個空,再讓衛安進宮來一趟,讓她們說說話。”

這是安撫了。

林淑妃已經完全明白了隆慶帝的態度和對這件事的看法,便溫順的答應了。

隆慶帝便又提起了林三少來:“欽差南下去巡鹽,這是要緊事耽誤不得,那些鹽商們往年遇事便喜歡推諉,有了他去跟著,那些人便也多多少少會收斂些,只是要辛苦他了。”

“替聖上辦事,談什麼辛苦!”林淑妃義正言辭:“這是他的福氣,聖上別顧慮他。”

只有這兩姐弟,從來不跟他求什麼。

唯一求過一個親事,他還不能滿足。

隆慶帝沉默了一瞬,伸手摸了摸林淑妃的肚子,含著無限的溫情:“孩子就在這幾天要出來了罷?只可惜他舅舅瞧不見他出生的模樣了。”

林淑妃抬手覆住他的手,溫柔的微笑:“看不看得見,什麼打緊?等以後他長大了,知道他舅舅是替他父皇辦事,只會引以為傲。”

這話說的隆慶帝更開心了,他便對著林淑妃又多了幾分滿意。

第二天起來,隆慶帝去上朝了,安公公便親自帶著幾個徒弟送了一堆賞賜來她宮裡,竟也有鄭王妃的一份。

鄭王妃謝了恩,等人散了,才笑著看林淑妃感嘆:“這都是多虧了您。”

林淑妃不居功:“安安做的很好,就算是沒有我去探問訊息,她也一樣已經把事情都辦妥了,不會被這件事牽連,不能說謝我的事,我也並沒有做什麼。”

鄭王妃嘆了一聲氣:“這也算是件好事,永和公主的怨氣遲早有一日要發洩出來的,現如今以這樣的方式發洩了出來,並沒有造成更可怕的後果,已經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林淑妃嗯了一聲,也跟著附和:“你這樣一說,倒也的確是這樣,至少如今還沒到不可挽回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