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措施(第2/2頁)
章節報錯
而且他們身份天然便特殊,要是他們來寫,這奏摺的分量又會不同。
就算是激怒了隆慶帝,那也是好的,至少影響力更大。
可是蕭明宇卻想也不想的便搖頭拒絕了,面不改色的道:“不好,不必用這樣當噱頭。既然是當一件正經事來做,那就務必正經才好。就讓鄭源來做。”
鄭源?
楚景行想了想,才想起了這個鄭源是何等人物。
鄭源是個出了名的死心眼,當年為了明家的事,一連上了十七封奏摺,替明家伸冤。
而他又是個特殊的,其他的替明家說話的,多多少少都受到了影響,被罵了個狗血淋頭的老臣有,被牽連了的年輕朝臣也有。
可只有鄭源,半點兒是沒受影響的,被打了棍子以後照樣去當他的官,隆慶帝雖然不升他的官,可是也不怎麼他。
所以鄭源是出了名的刺兒頭。
後來他被調到都察院之後,就更是來了勁了,糾正了許多冤假錯案,不管是官多高的,他都敢去查,敢翻案。
都察院的左右都御史都讓他三分。
這個時候,蕭明宇提起這個人來,楚景行有些意外,可是隨即便又忍不住在心裡叫了聲好。
這個人選實在是挑的太好了。
天下人都知道鄭源公正,都知道鄭源是個鐵面無私的。
讓他來揭開這個議儲的大幕,實在是妙不可言。
讓他來做,沒人敢說他是出自私心,連隆慶帝都不可能一下子對他怎麼樣,想他是別有用心。
這就是已經立好了牌坊的優勢。
可是,現在有個問題......
他端了杯子問他:“人選倒是極好的,可是,有什麼法子讓他心甘情願的替我們送這個奏章開這個口?”
“怎麼會沒有法子?”蕭明宇理所當然的道:“他可是個忠臣直臣啊!”
楚景行立即意會到了他的意思,忍不住便笑起來:“說的是,忠臣自然是該為君分憂,忠君之事,儲君之位不定,兩宮爭鬥不休,這於社稷可是大不利啊!”
對付什麼人就要用什麼樣的法子,怎麼一定就要威逼利誘才能成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