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必平是個睚眥必報的人,這一點很多人都知道了。

可是長安長公主知道的不止是這一點,她做的也不止這一點,她早就已經讓謝二老爺用衛家的名義,狠狠的踩過幾回劉必平的底線。

比如說,劉必平固然是個大貪不錯。

可是同樣的,這個人也偏偏是一個極為厲害且有能力的人。

在他的治理下,福建政治尚且算得上清明,百姓們也都安居樂業,若不是有倭寇時不時的來騷擾一下,估計政績還會更好。

可就算是有倭寇,他也儘可能的把倭寇和海賊們都給控制在一個平衡之內,讓他們儘量不要給沿海帶來更多的災難。

尤其是對待海賊,朝廷之前一味的追剿打殺,可是他卻跟朝廷的態度截然不同,選擇了招安。

他把這人在牢裡的爹孃妻子都放出來,好吃好喝的招待著,讓他們寫信給當了海賊的兒子,再用可以取消這些人的罪名為誘餌,慢慢的慢慢的開始跟這些海賊談條件。

讓他們少幫東瀛人提供武器。

讓他們帶來一些東瀛人的情報。

這成果是顯而易見的。

那個最大的海賊高榮都已經動搖了,還把自己的二兒子派回來先試水,先跟劉必平談條件。

為了這事兒,劉必平很是得意。

他曾經在奏摺上說過,他有信心,若是招安成了,那沿海百姓們必定都能從倭患裡解脫出來,至少十年內讓東瀛再無犯大周之力。

可是豪言壯語才說了不多久,就出了事。

高家那個寶貝金疙瘩蛋回老家的時候,被當地知府抓起來,並且給殺了。

而這個知府是誰呢?

是漳州新任的知府,也是跟衛家大有淵源的,衛大夫人的孃家兄弟。

加上之前沈琛跟衛安合謀算計了彭家險些把他也牽扯進去。

再加上之前那個明家遺孤的事。

劉必平已經出離憤怒了。

楚景行向來是沒多大耐心聽廢話的,見她這麼說,便痛快的嗯了一聲:“既然如此,那我便等著聽您的好訊息了。”

他頓了頓又想起了什麼似地,語氣並沒有任何特別的告訴了長安長公主另一件事:“對了,楚景吾也會同沈琛一同去福建。”

長安長公主便微微一愣,一時間沒有明白楚景行是什麼意思。

直到看見楚景行的眼神,她才遲疑著問:“你的意思是,楚景吾也要一道死嗎?”這倒不是不行,可是問題是,如果再加上一個楚景吾,恐怕劉必平未必敢擔這麼大的關係啊。

何況到時候怎麼跟臨江王交代呢?

畢竟臨江王最寵愛的兒子就是這個聰明伶俐又自小就帶在身邊教養的兒子了。

要是他出了什麼事,臨江王是一定會不遺餘力的追查這件事,到時候一旦發現了蛛絲馬跡,楚景行豈不是自己把自己置於了危險境地?

還是說,他打算拿自己出來當擋箭牌,分散臨江王的怒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