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人心中自有一杆秤了。

隆慶帝大怒,著三司加緊嚴審,務必要給出個結果來。

陳御史便一路再接再厲,跟錢士雲配合默契,連明家覆滅後,那些從明家祖宅書房裡搜出的那些所謂與叛亂的土司來往的密信,也一併查出來,認定是邱楚英造假的。

人證物證齊全,由不得邱楚英不認。

不過不管怎麼樣,明家是冤枉的,這已經毋庸置疑了。

偌大明家,一門死絕,竟連個小貓小狗也沒留下,就算是想把明家產業發回,也沒門路了,隆慶帝頗覺頹然,破天荒同首輔夏松說起這件事來:“是朕疏忽,以至於令元后族人遭此大難,朕以後如何有面目去見她?”

夏松最知揣度聖意,卻也不敢輕易置喙,便垂著頭,輕輕搖頭:“有人有意矇蔽,這豈能是聖上的過錯?”

隆慶帝又看了他一眼:“天下人都知明家冤,唯有朕不知,莫非是朕容不得有功之臣,是那等飛鳥盡,良弓藏之流的庸主?”

夏松眉心便跳了一跳。

隆慶帝的意思,是明家的冤情近幾年透過那些所謂的雲南亂黨已經弄得人盡皆知,所以在算死了明家之後,還敢頻頻朝衛家動手的幕後之人終於徹底惹怒了他,惹得他寧願告訴天下人他錯了,也要替明家翻案。

可是一時激憤過去之後,他又有些猶疑了。

要一個帝王承認是自己錯,哪怕是受人矇蔽呢,也是極不容易的一件事。

“聖上乃天下之主,自有決斷。”夏松卻也不是吃素的,他最懂隆慶帝心意,略微一思索便又道:“雲南事自先帝一朝便不曾平息,若是能了在當今,乃是功在千秋之事,聖上必當青史留名......”

這個馬屁才算是拍到了隆慶帝心裡。

明家冤枉不冤枉,他如今是知道了,可是面子問題也極難料理。

可一旦同雲南持續了這麼久的叛亂相比,面子問題也不那麼令人覺得為難了反正他也只是受了矇蔽,而且也沒下令誅殺明家任何一人明家案子還沒審呢,人就先被邱楚英算計著死光了。

他只需要表現出對於明家遭受冤屈的巨大憤怒便可以了。

有鑑於此,他立即吩咐夏松:“此事實乃罪大惡極!必當嚴查!”

夏松連忙起身應是。

第二日的大朝會,隆慶帝當朝發了脾氣,震怒令三司重審邱楚英,並且替明家正名。

此事一出,立即震動朝野。

而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隆慶帝下了罪己詔,並且下令令內閣商議對雲南打著明家旗號作亂的亂民招安一事。

隆慶帝一招一招打下來,幾乎將文武百官都給砸懵了。

幾個藩王更是嚇得手腳冰涼,不知如何是好,簡直覺得屁股上有火在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