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表現,他比哈梅斯更為出色。然而,獲得勝利的一方,卻是哈梅斯的哥倫比亞,而不是楚歌的華夏。而這,就是足球。團隊高於個人。”

“華夏是幸運的,他們擁有著世界上最出色的年輕人,皇馬青訓營的最成功作品,楚歌。”

“而楚歌卻是不幸的。”

“就如同烏克蘭的舍甫琴科,賴比瑞亞的維阿一樣,楚歌是他的祖國裡的唯一一位世界級球星。將華夏帶入明年的俄羅斯世界盃,或許就是楚歌能為這支球隊做到的極限了。即便楚歌的能力再優秀,從熱身賽的這幾場比賽來看,他的國家隊在明年世界盃的前景,依舊非常不樂觀。”

“如果楚歌所在的球隊是西班牙、法國、巴西,或許人們現在談論的是,他會不會完成98年羅納爾多的遺憾,以天才之名率隊奪冠,順勢登頂個人榮譽與團隊榮譽的巔峰,成就一番偉業,獲得‘球王’的稱號。然而,他效力的是華夏隊,這一切的預言,都不會發生。”

或許是因為出身皇家馬德里青訓的緣故,馬卡報一直都對楚歌有著一定程度的好感。

因此,他們惋惜楚歌生不逢時,生錯了國家。

他們對楚歌有更高的期待。

只不過,他們的惋惜弄錯了方向。

別說人沒有選擇出生在哪裡的權利,就算有,楚歌也從未後悔生在華夏。

他生於斯,長於斯。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成長功業源自國家。國家的繁榮與穩定,才有了他追求自己愛好的物質基礎;而國人從始至終的支援與讚賞,更是他不斷成長、最佳化能力的源泉。

“我會和國家隊一起成長,我會和華夏足球一起前進。道路或許曲折,但我們一定會做到更好。我相信,我們有理由相信更好的未來在等待著我們。只要我們繼續努力。”

楚歌在兩場比賽的失利之後,勉勵隊友,也是勉勵自己。

同時也是對外媒的一種回應。

此生無悔入華夏。

不因福禍避趨之。

……

11月18日。

國家隊比賽後僅僅四天,英超聯賽重燃戰火。

曼聯迎來了“喜鵲”紐卡斯爾聯隊。

“如果楚歌在這場比賽獲得進球,他就將追平瓦爾迪的單賽季連續進球場次記錄。”曼徹斯特晚報在比賽前瞻裡這樣寫道。

而他們對於楚歌是否能夠獲得進球,表示擔心。

“與哥倫比亞的比賽,楚歌踢滿了九十分鐘。”

“他打進兩球,顯示出良好的狀態,但那場比賽他踢得太累了,經常往返奔跑與本方半場與對手禁區,一場比賽的奔跑距離超過了一萬米。”

“如今,僅僅過了四天,楚歌打滿全場,又匆忙從華夏飛回曼徹斯特,調整時差之餘還要調整身體狀態,他的身體吃得消麼?他能恢復過來嗎?他還能繼續進球,打破瓦爾迪的記錄嗎?”

曼徹斯特晚報一連串的疑問,表達了他們的擔憂。

這同樣也是曼聯球迷對於他們隊長的擔憂。

“進球不進球不重要,真心心痛我們的隊長。”有曼聯球迷賽前如此說道。

“如果球隊能進球,就讓隊長提前下場多休息一會兒吧。記錄什麼的,不重要。重要的是隊長一定要健健康康的。”

“從內心上,我希望隊長本場比賽可以輪休一下。他這個賽季都沒有輪休過。但尷尬的是,我們也離不開隊長。如果隊長不上場,我甚至感覺球隊已經輸了三分之一,哦不對,是二分之一。隊長太重要了。”

“不管怎樣,隊長加油,曼聯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