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茜看向六子,六子湊近她悄聲道:“師父怕他們半夜叫人來報復,所以······”

蘇茜瞭然的點頭,廖叔考慮問題真的很周到。

廖叔這時背上了鋪蓋,六子過去提了一個旅行袋,蘇茜擔心他的傷勢,伸手要接過他的旅行袋,六子好笑,“怎麼還將我當傷員看了,沒事,我這隻胳膊沒傷,不妨礙。”

蘇茜看六子這精氣神滿滿的樣子,也沒堅持,她看了一眼牆角閉著眼,也不知道是醒著還是暈著的兩人,從屋裡出去了。

這家的老奶奶還沒起來,或許也已經起了,只是沒有出來。

昨夜的動靜蘇茜覺得老人家說不定也聽到了,那麼大的動靜,很難不知道,只不過選擇了裝聾作啞。

可見老人也是很有智慧的。

廖叔走到老人房間門口,將一塊錢從門縫裡塞了進去,幾人快步離開了。

出來太早,路上也沒車,幾人走了好久,蘇茜揹著鋪蓋卷,還提著六子的旅行袋,走得十分吃力。

廖叔拄著拐,顯然比六子跟蘇茜更費力。

就在幾人走得筋疲力盡的時候,終於搭上了一輛過路的卡車。

卡車是蔬菜公司拉菜進城的。

廖叔說了很多好話,給出去一包牡丹,司機才讓幾人上車。

駕駛室只有一個空位,廖叔腿腳不方便,爬不了車廂,便坐在了前面。

蘇茜和六子費力的爬到車廂裡,好在車上的大白菜只有大半車,還有空的地方,兩人就放下鋪蓋,窩在車廂裡。

到了市裡,幾人下了車,直奔火車站。

坐了兩三天火車,總算是到了省城,依舊住在林叔家裡。

六子那點傷已經全好了,到了省城,便和廖叔去收音機廠交了金子。

這次的本錢比上次多三百,賺得也比上次要多,三個人每個人分了一百七十多塊。

拿了錢,六子要去給林叔打酒,還說要給錢向紅買一條紗巾。

蘇茜也想去買東西,上次來就想去省城文物商店看看,結果惹了點事,急急忙忙就走了。

蘇茜先將自己身上的鉅款貼身放好,留了幾十塊錢在兜裡,和六子出門了。

出門後,六子去百貨商店,蘇茜上了公共汽車,直奔省文物商店。

省文物商店,比市裡的又要氣派多了。

繡品,綢緞,字畫,都有不少。

繡品和綢緞這些大部分都是現代的,有的標籤上還貼著海城絲綢廠,並不是什麼古董。

字畫蘇茜不懂,不敢瞎買,她主要還是看瓷器,瓷器雖然不懂,但是她就認準有款識的,官窯的東西。

蘇茜看了沒多久,就發現了一個好東西,一隻黑色的兔毫釉建盞。

建盞是宋代的御用茶具,釉面是黑色,因為燒製建盞的泥土含鐵豐富,因此燒出來的成品,有鐵的質感還呈現出一種五彩斑斕的黑。

建盞的燒製很難,報廢率高,因此傳下來的不多也格外珍貴。

本子國人非常喜歡這東西,他們叫天目盞,有幾隻建盞被他們當做國寶收藏。

建盞底下有四個字的款識,“大宋明道”。

蘇茜將東西拿在手裡,迎著光,手中的建盞似乎在變幻色彩,美不勝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