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呼延炅的心機……(第1/3頁)
章節報錯
若先假設下此真是“詭”術,那麼,她應當先假設——呼延炅攻金州就是假象。
那麼,“北戎主力軍未退回潞州,牙子山脈附近發現北戎駐軍”就應當是他刻意造成的假象!
可,有可能製造這樣的假象嗎?
這情報來自於金州軍,總不應該是金州斥候是細作,所以刻意往外傳假情報。
應當不是!這樣的訊息也不是一個斥候說什麼營裡就會信的。金州往外這樣傳,大抵是營裡的確這樣認定了。
難不成還能瞞過斥候,又來一次障眼法?
時非晚這時又想到了上一次北戎圍金州之時,他便以“一人多馬”用了次障眼法。而這一次,他們是在安寨紮營時被金州斥候確定了地理位置。斥候尋北戎駐軍,定只能遠觀不能細看。
安寨紮營……
時非晚的眸子又轉了轉,腦子裡忽然閃出兩個字來——
帳篷?
小部分人在帳篷外生火造飯,搭建數量足夠北戎主力軍住的帳篷,若遠觀之,能不能……
能不能造成這一假象?
時非晚雙眼似忽然澄澈起來,只卻依舊含著一抹不確信。方才不過是她嘗試著用“用而視之不用”的理論套一套這讓人摸不透的戰報,而後以此假設往後推了一推罷了。
呼延炅的目標似乎是金州,[[看書就去&n]]她便嘗試依此理偏偏依反方向假定一次——
呼延炅的目標不是金州!
若不是金州,此就一定是障眼法,那麼設這障眼法是為了什麼?
金州斥候去探蠻子駐紮地,目的本來是要對敗退後往北退走的北戎軍發起追襲的。
那麼,在發現了北戎駐軍的情況下,為何沒有先一步先主動發起一波襲?
難不成他們那會兒覺得北戎軍沒有繼續往潞州城內退,便想著呼延炅攻金州之心不死,所以一直不會退回潞州,會在牙子山脈附近駐營不短的一段時間,所以,便先沒有急著出手?想尋一個更好的時機?
畢竟,若蠻子不退,一直駐在牙子山脈附近休養,金州北進的軍馬再等一等再動手的確會是更好的時機。
因為,過早暴露金州大部分兵馬都集中在了北邊往潞州出發,便也暴露了金州城池內部東邊防守勢必減弱,這個時候北戎駐守於洛州的兵馬容易抓住機會西進金州……
金州在等待漠州給濟州壓力,讓洛州派兵支援濟州而無從主動攻金州東的時機!
若此是障眼假象,金州久沒動手,就發現不了這是假象!
若此是假象,北戎主力軍不退潞州則是假象,那麼,他們其實已經趁著這個時間,偷偷退回了潞州。
北戎主力軍若退回了潞州才是事實,則金州定不是他們的目的,下一步目標應當就是——
時非晚的手指又往地圖上靖州方向一指,“是靖州麼?”
有一伍人馬出現在了潞州城西,偷襲了東進的靖州軍,靖州看起來似乎有可能是呼延炅的目標。這樣,就能解釋那邊為何也有蠻子駐軍了。
但,蠻子若要攻靖州,難度大麼?好處多麼?會比他們繼續鎖定金州好麼?
應該不會呀!雖然在大楚,遠離邊城又遠離京都的很多內部城池,防守力量要稍弱一些,可靖州到底還有三座鄰城掩護,而且因著泰城佔地遼闊的緣故,靖州東北方向其實還與泰城接壤,可求援之地可不少。
關鍵是,靖州與濟州洛州都相隔太遠,便是攻下了,北戎兵力分得太散不易召集調配,失城之險又會很大。
與金州相比,重要的是——
更耗時更耗財,風險大,獲利又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