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手鑄金人(一)(第2/2頁)
章節報錯
馮清既驚詫又委屈地抬頭“皇上,定好的吉時就快要到了,這些珠子不值什麼,臣妾還要去看看工匠們準備的東西。”
拓跋宏卻不理會她的話,只說了一句“撿起來串好,戴著它朕就準你進來手鑄金人,不然你就滾回去。”他轉向忍冬,簡要問了幾句馮妙的情形,聽說她身子安好,這才轉身進入飛仙台,離去前還特意讓侍衛待會兒用馬車送忍冬回去。
馮清眼圈泛紅,還要爭辯什麼,玉葉搶先一把拉住了她的手,低聲勸道“娘娘,先忍一忍吧,不要誤了立後的吉時。”說完,她先俯身在地上,替馮清去撿散落的珠子。
此時高照容帶著二皇子也到了,遠遠地看著這一幕,只叫婢女取了一根馬尾鬃悄悄送過去,一言不發地進了飛仙台。
好容易撿齊了九十九顆,玉葉用那根馬尾鬃把檀木佛珠和東珠一顆顆串起來,戴在馮清的鳳紋吉服外面。原本用來串珠子的,是一根細細的絲線,用力一扯便斷成幾截,要不是有高照容命人送來的馬尾鬃,玉葉還真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這麼一吵一鬧,原本該用來熟悉器具的時間便沒了。手鑄金人時,馮清仍然氣惱不平,把金水注入泥模時,雙手不住地輕顫。敲去外層泥模時,露出來的金人小像表面,便分佈著一些零零散散的氣泡,坐在近處的幾位年長的親王,都看得清清楚楚。
馮清恨得幾乎要咬碎了一口銀牙,馮家預先請來的教導師傅,曾經反覆叮囑一定要穩住手慢慢地注入金水,可她一生起氣來,便什麼都忘了。她用木盤雙手捧起鑄好的金人小像,忐忑不安地送到拓跋宏面前。
拓跋宏一言不發地盯著金人,忽然站起身,只簡短地說了幾個字“就這樣吧”,便走下了飛仙台。皇帝原本該在此時接過金人小像,與新後一起入太廟祝禱。那些宗室老臣互相看了一眼,都很有默契地低頭不做聲。馮清手裡的金人小像,雖然沒有裂紋,卻分佈著一層氣眼,若是再惹惱了皇帝,他要說這金人沒有鑄成也不算過分。皇帝已經給了他們面子,仍舊承認了馮清這個有鮮卑皇室血統的皇后,他們自然也就不再多話了。
馮清跪在地上,僵硬地維持著手託金人的姿勢,小臂抑制不住地顫抖。她死死咬著唇,眼淚還是順著側臉流下來。這一天,她記不清想了多少年的這一天,本該是她一生中最榮耀的日子,卻生生變成了奇恥大辱。手鑄金人失敗而登上後位,她會被天下人詬病、恥笑,這屈辱會隨著她一直到墳墓裡去,並且終身都再沒有辦法扭轉。
立後典禮過後,馮清急怒攻心,大病了一場。二皇子在立後慶典上,不知怎麼被草灰迷了眼睛,一連用了許多藥都不見好,御醫隱約暗示,可能會有失明的危險,急得高照容整個人都越發瘦了下去。
拓跋宏仍舊被繁雜的政務纏得脫不開身。大軍南征並不是一聲令下就可以的,除了應付朝中守舊老臣的阻撓,還需要籌措糧草、徵調兵卒。這將是他登基後第一次率兵親征,必須做好完全的準備。
與此同時,大魏西、北面的邊境上,許多原本各自稱王的零散部落,見實力最雄厚的柔然、高車、吐谷渾都已經歸附大魏,也都紛紛上表請求歸順。有些缺少馬匹、糧食的小部落,甚至全族內遷,請求在大魏國境內定居。如何安置這些人,也是一個頭疼的問題。
拓跋宏再怎麼知人善用,大事上也還是要他親自決斷。接連好幾天,他每天都只能睡一、兩個時辰,有時用冷水渥一渥臉,便要趕著接見下一波有事奏報的臣子,實在無暇分身去看馮妙。
青巖寺內,忍冬繪聲繪色地講著那天的情形,半邊臉還腫著,馮清真是氣急了,那一下手勁極大。馮妙拿布裹著碎冰給她敷臉,有些不好意思地說“是我不好,沒想到她會動手打你……”忍冬卻絲毫不以為意,眉飛色舞地說“能讓新皇后娘娘吃這個大虧,就是再挨一下也沒什麼。”
馮妙被她逗得發笑,此刻心情總算好了一點,正要問她晚上吃些什麼,寺裡的鐘聲悠悠響起。屋外傳來慧空的聲音,正招呼姑子們到前殿去,說是宮裡的貴人來了,要請姑子誦經。
txt下載地址:
手機閱讀:
發表書評:
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在頂部"加入書籤"記錄本次(216、手鑄金人(一))的閱讀記錄,下次開啟書架即可看到!請向你的朋友(QQ、部落格、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華楹謝謝您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