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已經聽他說過太多遍,馮妙氣結,轉頭用手指用力壓著車廂壁上的一個小釘。目光順著手指的方向看去,她才發現車廂壁上貼著一層油紙,紙面上有隱約的暗紋,似乎是兩個字反覆排列而成。她仔細辨認著去讀“參……”

“參合。”高畫質歡淡淡開口,似乎那兩個字已經深深印在他心裡。

“參合陂?”馮妙自言自語。當年開國皇帝建立的大魏,與慕容氏建立的大燕,曾經在參合陂激戰。開國皇帝與慕容氏隔著黃河對峙,拖而不打,一直等到大雪紛飛、河面封凍時,才趁機連夜渡河,大敗慕容氏。

經此一役,慕容氏元氣大傷,再沒有能力與拓跋氏相抗衡,燕國最終也未能逃脫破滅的命運。在拓跋皇室的記述中,開國皇帝在這一戰中驍勇無敵、足智多謀,讓拓跋宗親子孫深深引以為傲。就連明堂側廳中懸掛的壁畫,也是開國皇帝在參合陂揚刀立馬的雄姿。

馮妙在書上讀到過這些,只是有些奇怪,高畫質歡竟然會把這兩個字裝飾在馬車上,他不像是個會為開國皇帝歌功頌德的人。

像是看出她心中所想,高畫質歡緩緩開口“那時拓跋氏與慕容氏原本是姻親,約定世代交好,可拓跋珪言而無信,派自己的兒子阻攔慕容垂的車馬,又在軍中散播慕容垂已死的假訊息,這才能趁亂攻破慕容氏的營寨。”

“匹夫拓跋珪,在此戰之後,將北燕十萬降卒全部活埋坑殺。從此慕容氏再沒有精兵可用,整個黃河以北都落入拓跋氏的囊中。”他音調毫無變化,雙眼卻微微閉起。

馮妙靜靜地聽他講述,眼前無端地浮現出一幅畫面。陰風朔朔,冰凍的河面上泛著清冷的光,拓跋氏的兵卒,用布條裹住馬蹄,連夜殺進慕容氏的營寨。鮮血汩汩流出,在河面上畫出一道道嫣紅的痕跡。

這兩個同樣是從大鮮卑山發源的部族,如一對冤家似的兄弟一般,分分合合,最終卻只有拓跋氏成了這片土地的主宰。

她還想再問,馬車卻已經停下,忍冬掀起簾子伸進一隻手“青巖寺到了,娘娘請下車吧。”

駕車的小僮拿過一張踏凳給馮妙墊腳,馮妙搭著忍冬的手走下來。

北魏皇室大力提倡佛教,親自修建了不少佛寺。皇家女眷如果要修行或是祈福、上香,大多會選擇皇家修建的佛寺。像高太妃戴罪離宮,便是去了北海王拓跋詳曾經親自督造的報德佛寺。

可青巖寺卻與那些皇家寺院不同,原本是一座極小的寺廟,後來日漸靠著香火錢擴建,才終於有了今天的規模。因遠離平城,常有無處可去的女子在此帶發出家,寺中的姑子什麼來歷都有,十分混雜。

平城內的貴眷,輕易不願到青巖寺來上香,一半是因為路途遙遠、環境簡陋,另一半也是因為這裡出過幾位名聲不大好的姑子,做的那些事情,帶累得整個青巖寺也跟著受人鄙夷。

可馮妙卻特意選了這個地方,她本就是藉著癆症離宮,又選了這樣一處寺院。宮中每月派來看管她的人,便不會盡心,這樣她才能多些自由,有時間替自己安排。

高畫質歡把簾子掀起一條縫,壓低了聲音說“妙兒,此處是姑子專用的寺院,我不方便進去。你不要想得太多,離宮反倒是件好事,這裡山明水秀,先養好身體再說。等我有空時,會想辦法再來看你。”

早有宮中的諭令到過青巖寺,寺中的住持已經在門口等候,叫兩個年輕的姑子幫馮妙拿著隨身的東西,引著她進入後院。

馮妙悄悄打量那兩個姑子,見她們的禪衣似乎與別處的有些不同,一時又說不上來究竟有什麼區別。跟在她們身後仔細看了一路,才終於恍然大悟,她們想必是自己把禪衣改過了,腰腹處收緊了一些。原本寬大無形的禪衣,因為這一點小小的改動,就變得大為不同,把她們玲瓏浮凸的身形給顯了出來。再看她們走路的姿勢,左搖右擺,也絲毫沒有半點姑子的樣子。

幸好禪房還算乾淨整齊,馮妙早已累了,忍冬便拿錢給她們,又說了不少好話。剛要打些水來清洗,馮妙靠在牆邊,勉強提神說“先不忙收拾,我離宮時還答應了太皇太后替她做一件事,你先照我說的去做。”

txt下載地址:

手機閱讀:

發表書評:

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在頂部"加入書籤"記錄本次(178、寒山古寺(一))的閱讀記錄,下次開啟書架即可看到!請向你的朋友(QQ、部落格、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華楹謝謝您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