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斗轉星移(一)(第1/2頁)
章節報錯
忍冬見她氣色略好一點,就坐在床榻邊陪她說話“聽送東西來的公公說,七夕當天把這東西蓋好放在牆角里,等到第二天早上再掀開蓋子看是蜘蛛結成了細密厚實的網,那便說明乞巧的人會得償所願。”
馮妙原本就沒有心情準備乞巧的物件,想到蜘蛛長毛長腿的樣子,也不敢多看,叫忍冬遠遠地放著,別讓它跑出來。忍冬已經開啟琉璃蓋子看過,裡面是一隻小巧的喜蛛,並不嚇人。她故意逗著馮妙說“原來娘娘怕小蟲子,這回奴婢可知道了。”
宮中先後有兩位妃嬪失去皇嗣,太史令在明堂上書,說東方蒼龍七宿中,心宿大火星西行,代表皇嗣的心三星被濃雲遮蔽,這才導致後宮子嗣不寧。如果不盡早冊立中宮、明立太子,恐怕不祥之氣會危及帝星。
這天侍立在側的中朝官,剛好是高畫質歡,他雙手攏在袖中,揚眉反駁“太史令大人怎麼不說,恰恰是心三星擋下了原本要侵擾帝星的邪氣,宮中兩位娘娘先後失去皇嗣,是應了護佑帝星的劫數,帝星正應該否極泰來。”
星象之說原本就虛無飄渺、撲朔迷離,怎樣解釋都有幾分道理。高畫質歡自擔任儺儀執事官時起,對人就頗有幾分傲慢,此時站立在皇帝身前,越發居高臨下地用眼白斜斜睨著太史令。儺儀執事官掌管祭祀,太史令掌管天象曆法,原本後者在星象之說上更權威些。可人的心理就是這麼奇怪,越是趾高氣昂的人,越讓人覺得他有道理。
太史令耐著性子回答“我不過是建議儘早明立太子,星有主位,便可以如常執行。”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高畫質歡聲音朗朗,帶著幾分鄙夷,“按照太史令的說法,以東宮太子的星位來阻擋帝星周圍的邪氣,將東宮的安危置於何地?”
太史令氣得繃緊了臉,明堂上的其餘諸臣,卻一口大氣都不出。高畫質歡是皇帝親自提拔的中朝官,太史令家的小姐卻許配給了昌黎王的一位遠親。明裡是在講虛無的天象,實際上,卻是太皇太后與少年天子,在立太子的事上意見相悖。
皇帝登基接近二十年,冠禮親政至今也有數年了,二聖之間還是第一次如此明顯地針鋒相對。
兩相爭論不下,拓跋宏抬手止住了他們繼續說下去“本朝一向都明立太子,但向來都立賢不立長。朕的兩個兒子現在都還太年幼,看不出資質如何,不如等他們都長大些,再做決斷。”
這一番爭論過後,太皇太后便命崔姑姑去各宮收回乞巧用的喜蛛,理由是這種東西與巫蠱之術類似,為免別有用心的人藉機擾亂宮闈,索性一併禁止。
崔姑姑是太皇太后面前最得力的宮人,即使她曾經替太皇太后送了上次的襁褓來,馮妙仍舊對她十分客氣。忍冬把琉璃小盅連著喜蛛一起捧上來,交給崔姑姑身後的宮女。崔姑姑略坐了片刻,叮囑馮妙小心將養,畢竟還年輕,不要留下什麼病根。
起身要走時,那宮女掀開琉璃蓋子看了一眼,不料這一看,那小盅就在她手裡歪了歪,細長腿的小蜘蛛,沿著光滑的琉璃壁面,“哧溜”一下滑落到地上。大約是被悶了許久,那蜘蛛爬得飛快,一眨眼就鑽到春藤小几後的壁角縫隙裡,看不見了。
小宮女“呀”地叫了一聲,急忙忙地去找,可搬開春藤小几,背面是厚厚的灰塵,根本看不見一隻小小蜘蛛的影子。
忍冬上前對崔姑姑福了一福說道“姑姑,這東西實在太小,跑得又快,這麼四下翻找,找不著不說,揚起灰塵反倒叫我們娘娘的病情加重,不如就算了吧,又不是什麼貴重的東西。”
崔姑姑平素看著十分和善的一個人,可認真起來卻分毫不差“太皇太后為免這東西留下禍患,才特意叫奴婢逐一收回,內六局共送出三十四隻,少一隻也是不行的。請娘娘多少擔待一些吧。”
馮妙抬手捂住鼻子“姑姑請吧,既然整個宮中都是這樣,怎麼好只有華音殿一處例外?”她斜躺在床榻上,叫忍冬垂下兩層冰紋鮫紗,擋住揚起的灰塵。
在偌大一間宮室裡,尋找一隻小指甲大小的蜘蛛,幾乎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馮妙隔著鮫紗看向外面影影綽綽的幾個人,手壓著胸口,眉頭越皺越緊。
果然,四下都看過了,還是找不到時,崔姑姑便拿捏著分寸說“娘娘,奴婢恐怕沒有辦法在太皇太后面前交待,聽說蜘蛛喜陰,也許跑到內室去了,娘娘不便移動,就讓奴婢帶人去看看吧。”
馮妙握著床頭的青玉鎮枕,聲音忽然抬高了一些“崔姑姑,本宮剛進宮時,還曾經得過你的教導,今天實在不願看你出錯落人口實,才好心跟你說一句。你要翻檢的,是正二品貴人夫人的內殿,開國至今,後宮什麼時候有過這樣的規矩?”
她說話一向細聲細氣,此時忽然大聲說話,反倒嚇了崔姑姑一跳。前朝的爭論,她也聽到些隻言片語,自然明白太皇太后的心思。她不肯聽任太皇太后的擺佈,所以她的孩子沒了,有得是其他聽話的孩子可以扶上太子之位。
她只是心中不平,太皇太后為何要把她逼迫到如此地步?她每日昏昏沉沉躺在床榻上,那一晚的情形,連想都不願想起。還沒等她自己恢復過來,便有人要來翻檢她的內殿。別的東西倒還罷了,太皇太后給過她的草藥和襁褓,還鎖在內殿的箱籠裡。
那些東西是太皇太后“給”的,不是太皇太后“賜”的,區別便是,並非太皇太后賞賜,宮中便沒有記錄,誰也證明不了那些東西究竟是哪裡來的。若說巫蠱,四爪被縛住的龍紋,豈不是更加不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