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三春細雨(二)(第1/2頁)
章節報錯
身後就是院牆,身側是放蠶苗的架子,馮妙無處躲閃之際,竹製傘骨被人握住,向前一帶,整個傘面恰好迎上劈面砸過來的整匹布料紙傘面根本承受不住任何力道,“哧啦”一聲劃開,傘骨撥得布匹稍稍改變了方向,仍舊砸下來。
一幅月白色的寬大衣袖,虛虛遮擋在馮妙面前,剛好擋住了她的視線。布匹砸在人身上,發出沉悶鈍響,那月白色衣袖的主人,也同時發出一聲忍痛似的悶哼。那人原本可以把馮妙拉開,卻生生守著男女之防,不去唐突碰觸她的身體和衣衫,寧可自己用背替她擋下那些布匹。
綢緞莊放在門口迎客的布料,都是上好的,質地緻密,整匹十分沉重,這幾下著實砸得不輕。馮妙有些不好意思,低聲道了謝,再一抬頭,剛好看清那人的面容,驚詫之下“啊”了一聲“怎麼是你?”
王玄之立在原地,衣衫被傘骨勾得破損了幾處,腳下布匹凌亂散落在汙泥裡,可這一切都絲毫無損於他溫潤高華的氣度。“是在下的家僕唐突了小姐,該說抱歉的人是我才對,”他淡淡開口,聲音在雨霧裡顯得越發平和,“弄壞了小姐的傘,如果小姐不嫌棄,這裡剛好有一把徐道子的踏青歸晚綢面傘,就送給小姐當做賠禮吧。”
徐道子是南朝的制傘名家,每一把傘都親手製造,並且獨一無二,絕不重複。在南朝士族的追捧下,徐道子的傘已經價值連城。曾經有人花費千金買到了一柄徐道子的素面傘,雨天想要拿出來炫耀,又怕被雨淋壞了,便自己撐著這把傘,叫家僕另撐一把大傘跟在旁邊,一時成了笑談。
遞到馮妙面前的傘十分精美,傘面上只用綠色染料塗抹了幾滴,像是隨雨落下的葉子沾在傘面上一樣,生動傳神地切合了“踏青歸晚”。馮妙連連搖頭“損壞的不過是一把傘罷了,公子不必這麼客氣。”
王玄之卻恍然好像沒聽見一樣,撐開那把踏青歸晚,舉在她頭頂“小姐說的是,不過是一把傘罷了,就請不要推辭了。”他這樣撐傘擋雨,更加讓馮妙過意不去,只能接過了傘自己拿著,心裡想著這人禮數周到,記性卻不大好。上次拓跋宏已經說起過,他們馬上就要成婚,馮妙今天又梳了已婚女子的髮式,可王玄之卻仍然稱呼她“小姐”。
予星聽見聲響,急匆匆地過來,見馮妙安然無恙,才略鬆了口氣。雲泉寺裡見過幾次的青衣小僮無言,也滿面焦急地走過來,卻被王玄之抬手止住了要說的話。
“小姐想看些什麼布料,在下正好有時間,願為小姐介紹一二。”王玄之溫文客氣,引著馮妙,一樣樣指給她看,“這種天香絹,顏色豔麗、質地挺實,用來裁製衣裳是很好,不過穿用的人多了些,未免流俗。這種軟煙羅,質地輕薄,用來裁成窗紗,四時景物影影綽綽,別有一番趣味。”
講起各色綾羅綢緞,王玄之竟然也異常熟悉。他一雙狹長鳳眼從一匹泛著珍珠色澤的布料上掃過,忽然微微笑著把那布拿起來“這種浮光錦,是胡商從高昌一帶販賣回來的,在日光下華彩流動,最適合膚色白皙、身形嬌小的女子穿用。”他把浮光錦拿在馮妙身前比量了一下,目光不知道是在看布料還是在看人,似乎很滿意,卻又不動聲色地放下了“小姐還想看些什麼?”
馮妙有些奇怪地問“這綢緞莊原來是公子的產業?”
王玄之點頭“平城內凡是門口用竹製匾額的,都是我的私產。”見馮妙神情驚詫,又笑著搖頭“這沒什麼了不得,家中父兄一向輕視商人,所以我才千里迢迢到平城來經營。要是被他們知道了,恐怕要狠狠責罵我一頓。”
馮妙多少知道些南朝世家的規矩,商人一向是最受人輕賤鄙夷的。她只是有些疑惑,琅琊王氏是江南數一數二的名門,這樣人家的公子,怎麼會需要出來經營私產?
王玄之像是猜透了她心中的想法,解釋道“狡兔三窟,南朝一向也不太平,總要提早做些準備,給自己留條後路。”
他既客氣又坦誠,倒叫馮妙不好隱瞞來意,直說了家裡想要養蠶織造。王玄之便給她推薦了幾種容易養活、產絲又快的蠶苗,招呼人裝好,替她們搬上馬車。馮妙原本擔心他又要白送,正想著該怎麼拒絕,可王玄之卻很快報出一個數目,算不得貴,可也算不得便宜。
予星講價講慣了,仍舊要他便宜些,隨口說了個一半的價錢。王玄之也不計較,就點點頭說“好”,示意無言上前,從予星手裡接過下定的玉佩,問妥了去哪裡支取銀子。
馮妙登車離去,王玄之站在原地,出神地看著那一匹浮光錦,眉間漸漸浮起一抹痛苦神色。無言上前擔心地問“公子,您的手臂恐怕傷到筋骨了,進去包紮固定一下吧。”他與馮妙交談許久,一直用左手指點著布匹,右臂始終藏在衣袖裡,寬大的衣袖垂落,恰好蓋住了內側沾染的血跡。
“公子,就算您想跟那位小姐多說幾句話,也不用這樣硬挺著,要是落下什麼毛病……”無言沒留意他的神情變化,還在絮絮說個不停,終究被他一聲低斥打斷。
“把那匹浮光錦收起來吧,不賣了,”王玄之神色淡漠,倒叫無言有點不知所措,“浮光掠影,曇花一現,名字太不吉利。”
馮妙難得自由自在地出來一次,雖然身後仍舊跟著換了常服的侍衛,還是覺得心情大好,買了鹽漬梅子、酸棗奶糕、菊花餅,捧回宮去。
回到華音殿,她和予星關起殿門,把東西仔仔細細、不多不少地分成了四份。一份給予星帶回去,一份馮妙自己藏在小罐子裡,留著夜裡吃,剩下兩份,準備給李弄玉和馮瀅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