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道高一尺(四)
章節報錯
崔姑姑面上有幾分不忍“在太皇太后面前,不可有所隱瞞
馮妙垂頭“請姑姑直言。”
崔姑姑瞥一眼太皇太后,輕聲說“這爐裡的香灰,已經叫人驗過了,摻了紫香根。”那是一種可以兼具染色功用的香料,她頓了頓,又說“馮清小姐,小時候出過熱疹。”
熱疹原本是月子裡的嬰兒常見的病症,尋常人家就用艾草煮水塗擦。而馮家小姐,卻是用御醫調配的清熱湯精心浸泡。每次用藥,御醫都會特別叮囑,用過清熱湯的人,不能再碰觸紫香根,否則藥性相沖,會再次誘發熱疹。
馮家小姐,長大後註定是要為後為妃的,因此特別愛惜容貌面板。每年春天採購胭脂水粉時,博陵長公主都要反覆叮囑,凡是帶有紫香根成分的,顏色再鮮豔透亮也不要。
馮妙掐著手指,她絕對沒有往任何東西里放過紫香根。那粒劉伶醉,也是她親手做的,成分她都一清二楚。唯一不能確定的……她瞳孔驟然縮緊,只有馮誕帶來的那張紙箋,她沒有把握。
香爐裡殘留的紙片,隱隱透出淺淡的紫粉色,那顏色的確很像用紫香根煮水染成的,只是不知道用什麼手法處理過,除去了香味。
“哀家當你是自家人,這才先關起門來問。”太皇太后緩緩開口,“你說話前,要仔細想清楚了。”
紙箋是太皇太后最喜愛的侄子送進來的,可那上面的字,卻是弟弟馮夙寫的。馮妙咬著牙,眼淚滾滾落下,一滴滴打溼了香爐裡的灰燼。
“奴婢……奴婢一時迷了心竅……”馮妙強忍著從心底深處透出來的涼意,一字一句,都飄渺得不像是自己在說話。明明知道真相不是這麼一回事,她卻不得不這樣說,真正牽扯起來,她鬥不過太皇太后寵愛的馮熙,鬥不過身份高貴的博陵長公主,甚至連驕橫跋扈的馮清也鬥不過。
無論如何,事情不能牽扯到夙弟身上,這是馮妙現在唯一的念頭。他還那麼小,又沒有封蔭,如何應付得了這樣的事?
她正要叩頭認罪,腦海裡忽然閃過這幾天抄寫佛經中的一句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後宮中的事,原本就撲朔迷離,別人把罪名硬扣在自己身上,那是一回事,可如果自己親口應了,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主意一定,她快速穩住心神“奴婢見抄寫經文的佛箋快要用完了,偶然見著這種顏色的紙箋,愛不釋手,便想著拿來用用。奴婢實在不知道,這紙箋是用什麼材料染的色,更沒想到,會跟清妹妹從前用過的藥相沖。”
話一說完,她就深深匍匐下去,把額頭壓在手背上,等著太皇太后裁決。
太皇太后輕輕嘆氣,像是在替馮妙惋惜一般“你可知錯了?”
馮妙叩首,身子剛一動,強忍著的淚水就撲簌簌落下來,聲音哽咽,卻只能說出一個最簡單的句子“奴婢知錯了。”
奴婢知錯了,錯在自以為聰明伶俐,便可以在浸淫宮廷半生的太皇太后面前,忘了小心收斂、事事謹慎。
奴婢知錯了,錯在見人和顏悅色,便誤當做那是真心真意。
奴婢知錯了……她額頭細嫩的面板,磕在冰冷的地磚上,鑽心的疼夾雜著刺骨的涼,青磚上沾染了一層血色。她要永遠記著這句話,並且,永不再犯!
“罷了,都是哀家的侄女,”太皇太后抬手揉揉額角,“哀家總歸不叫你落到外人手裡受辱……”
處置的話還沒說出來,殿外有小太監匆匆進來,附耳對崔姑姑說了幾句話。崔姑姑走到太皇太后近前,躬身告稟“北海王爺來了,正在殿外求見。”
太皇太后聲音明顯地一振“召他進來。”崔姑姑偷眼看向太皇太后,那副剛毅果決的神情,只有每次放手一搏時,才會出現在她臉上。
崔姑姑摒退閒雜人,正要親自到殿外迎請北海王拓跋詳進殿,太皇太后忽然抬手對著馮妙虛虛一指“你去,請北海王進來。”
txt下載地址:
手機閱讀:
發表書評:
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在頂部"加入書籤"記錄本次(33、道高一尺(四))的閱讀記錄,下次開啟書架即可看到!請向你的朋友(QQ、部落格、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華楹謝謝您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