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妙隱隱覺得奇怪,拓跋宏好像對她們兩人的聲音特別感興趣風寒剛發起來,一開口,喉嚨裡就像梗了一塊火炭一樣難受,嗓音又粗又啞“表姑母萬不敢當,不過奴婢倒是想起另外一件事來。”

“博陵長公主,是奴婢的嫡母,長公主膝下第二個哥哥,曾經在袞州,與儺儀執事官高大人平輩相交。宮中高太妃,與高大人的養父是姐弟。而北海王爺,正是高太妃所出。皇上您與北海王爺是親兄弟,所以……”

其他人早被她這一連串的人名、封號給繞暈了,都等著她說下去。

馮妙站起身,對著拓跋宏行了個南方士族女子常見的福禮“所以,這麼論起來,奴婢斗膽,叫皇上一聲小哥哥。”

短暫的寂靜過後,彭城公主拓跋瑤先忍不住,捶著桌子大笑起來“難怪你們每次講學,都要講上大半天,原來要先這麼七拐繞地論親戚。我看趁早上些吃食,說的人慢慢說,聽的人也好耐心聽。”

拓跋瑤這麼一說一笑,原本凝滯的氣氛,立刻活絡起來。

拓跋宏看著馮妙,嘴角微微上揚,似笑非笑間,帶著幾分探究的意味“染了風寒就要多休息,夜裡尤其要睡好。”

馮妙只覺得他言語古怪,反倒不好接下去,只能虛虛應了,仍舊退回原位。

講學請到的夫子,是范陽盧氏頗有名望的一個老者。講授的東西,十分晦澀拗口。馮妙曾經跟著母親讀過不少書,還是覺得用詞生僻,有些地方聽不懂。不知道是不是預先演練過的緣故,在座的幾位盧氏公子,倒是個個精神抖擻,時不時還會提出些問題來。

馮妙悄悄打量其他人,另外幾個名門望族的子弟,也聽得雲山霧繞,又不好意思表現出來。

再看左手邊坐席上的人,馮清眼睛時不時地往拓跋宏身上瞟,看樣子根本不在意老夫子講些什麼。拓跋瑤聽得無聊,小雞啄米似的直點頭,眼看就要睡著。北海王拓跋詳身形健壯,在位置上扭來扭去,已經十分不耐煩。始平王拓跋勰皺著眉頭,很努力地在聽。只有拓跋宏,右手撐在桌案上,雙眼平視夫子,神情和煦,看不出心裡在想些什麼。

看樣子,那老夫子應該有些傲氣,迫於皇權壓力不敢不來,卻故意挑選晦澀難懂的內容,等著看拓跋皇室出醜。

馮妙悄悄離席,繞到遠聞閣側面的小隔間外,崔姑姑正在小隔間門口站著,等候太皇太后隨時召喚。她湊到崔姑姑耳邊,悄聲說了自己的想法“能不能派人準備些吃的喝的,給裡面送去?要吃起來方便、準備起來也快的。”

想起北海王拓跋詳的癲狂舉止,她又特意加一句“喝的東西不要酒,別的什麼都行。”

崔姑姑進入小隔間,稟明太皇太后,再出來時,眼睛裡帶著幾分讚許,隨手召來兩個粗使宮女,讓她們去御膳房準備吃食。

不一會兒,幾位宮女提著食盒,送上來四樣點心,配著截餅和小碗的酪漿。截餅是用牛奶、蜂蜜和著麵粉烤成的,味道香甜,少年男女都喜歡吃。酪漿則是用羊奶製成的,帶有一股天然的腥酸氣味,魏國上至皇族、下至平民,都很喜歡,算是一道特色飲品。

馮妙叫小宮女先給左手邊的幾位王爺送上,自己接過另外一盒,親自送給右手一側的世家子弟。

點心一擺上來,果然奏效,原本昏昏欲睡的人,一邊吃點心,一邊小聲說話。

最後一桌是滎陽鄭氏的幾位公子,馮妙低頭看一眼食盒,數量不多不少,正準備送完最後一桌就悄悄退出去。

坐在末席首位的錦衣公子,冷眼看著馮妙的動作,忽然指著酪漿明知故問“這是什麼東西?”

馮妙看出滎陽鄭氏的人,今天不大高興,想必是因為盧氏的夫子出了風頭,他們的座位又被排在最末席,小心回答“這是羊奶製成的酪漿,味道有些特別。”

錦衣公子把酪漿湊在鼻子前面聞了聞,一揚手砸在地上“羶肉酪漿,是牧民的飲食。今天既然講授儒家經典,為什麼不上茶,難道是覺得茶水不配嗎?”

這話接近挑釁,暗裡指責拓跋皇室,輕視漢人習俗。其他人聽見聲響,也都停下手裡動作看過來。一屋子目光,再次聚集在馮妙身上。

txt下載地址:

手機閱讀:

發表書評:

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在頂部"加入書籤"記錄本次(17、妙語初綻(一))的閱讀記錄,下次開啟書架即可看到!請向你的朋友(QQ、部落格、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華楹謝謝您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