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貴胄宗親(一)
章節報錯
馮清對這個庶出姐姐,帶著天生的敵意陵長公主寵她,吃穿用度,她要什麼有什麼,比馮妙好了不止一點半點。可父親卻只有一個,只要有馮妙和她那個病弱不堪的母親在,父親就永遠不可能只寵愛她這一個女兒。那種天生就有人分走自己一半的感覺,讓她心裡不快。
太皇太后一直不說話,那種沉默,快要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馮妙額頭壓在手背上,不敢起身“稟奏太皇太后,奴婢看見轉角那邊,有一棵迎春花開了,想要去摘。可那邊住的娘娘卻不準,多說了幾句話,所以才回來遲了。摘花的時候,奴婢忽然想,這花供奉在佛前,只一天也許就敗了,可要是長在枝頭,卻可以入千人萬人的眼,不知道究竟哪種……”
太皇太后的指甲在桌面上輕輕一扣,馮妙心裡一驚,就不敢再說下去了。她那幾句話裡,還是留了個小心眼,故意先提起跟羅冰玉的爭執,萬一太皇太后疑心方才密室裡有人偷窺,她也有個不在場的人證。
“入千人萬人的眼……”太皇太后低聲念著,“好大的志向啊。”語調平平,聽不出是贊還是怒。馮妙知道這時多說多錯,立刻閉了嘴。
過了半晌,太皇太后才接著說“你這幾句話說得不錯,該賞,今後都不用再取鮮花供佛了。”
“姑母,她明明……”馮清眼看到手的機會,要被馮妙輕描淡寫躲過,心急之下,平日的稱呼衝口而出。一句話還沒說完整,被太皇太后用眼角餘光一掃,猛然想起進宮時的教誨,宮中先有君臣、後有親疏,她以宮女的身份稱呼太皇太后“姑母”,已經是逾越了,慌忙低下頭,垂手站著。
“不過今天,你得了哀家的令去摘花供佛,摘回來的花卻不能讓哀家滿意,那就該罰。”太皇太后不理會馮清,面色如常地說話,“從今天開始,你每日晚上在小佛堂思過一個時辰,思過時抄寫一篇經文,在香爐裡燒了。”
太皇太后不喜奢華,佛堂的佈置極其簡單,夜裡更是冷得厲害。這懲罰說重不重、說輕不輕,馮妙猜不透太皇太后的深意,趕緊應了“謹遵太皇太后教誨。”
馮妙站起身,低著頭小步退到太皇太后身後另外一側,剛站穩,就看見馮清向她一吐舌,做了個惡狠狠的鬼臉。馮妙原想不理她,心思一轉,想起太皇太后剛才言語間,對自己有意無意的敲打,手捏蘭花指,在鬢邊本應佩戴步搖的位置一比,對著馮清微微一笑。
想起價值連城、整個平城再也找不出第二件的飛鸞銜珠步搖,馮清果然臉色一黑,氣得雙眼圓瞪。
太皇太后端坐著沒動,像是全沒看見兩人的小動作,嘴裡卻說了一句“調皮!”像是呵斥,卻更像長輩對晚輩的縱容。
馮妙收回目光、低垂著頭站好,在太皇太后面前,果然不能太循規蹈矩,那樣會被認為是心機深沉、另有所圖。
手指無意識地袖筒間一摸,馮妙心裡忽然“咯噔”一下。早上明明把裝著飛鸞銜珠步搖的錦囊放在這裡面了,可這會袖筒裡卻空空如也,什麼都沒有了。難道是丟在路上了……馮妙默默回想,可是一點頭緒都沒有。
丟在外面還好,要是丟在那間密室暗道裡,可就麻煩大了。太皇太后必然認得出那原本是馮清的東西,只要稍稍一問,就會知道密室裡的一幕已經被自己看見了。
珠簾一掀,奉儀殿掌事崔姑姑走進來,向太皇太后稟奏“六公主又來了,要見您,奴婢在外面勸了半晌,公主都不肯走。”
太皇太后抿著嘴微笑“瑤兒這孩子擰得很,你哪裡說得動她?”語氣裡卻沒有什麼怪罪的意思,太皇太后自己沒有生養,對待宮中的皇子和公主卻都很好,對待孫輩尤其和藹。當今皇帝的六妹妹拓跋瑤,封號彭城公主,因為生母早逝,也曾經被太皇太后留在奉儀殿教養過一段日子,後來才單獨撥了流雲閣給她住,比起別的公主,在太皇太后面前更隨意些。。
“你去跟她說,哀家今天不舒服,不叫她進來吵鬧。她要求的那件事,哀家準了。”
崔姑姑出去沒多久,就聽見外間暖閣傳來一聲少女的歡呼,清脆的嗓音高叫了一聲“瑤兒謝皇祖母!”緊接著就是牛皮小靴踏著地面,蹬蹬蹬跑出去的聲音。
等外間安靜下來,太皇太后才看似無意地說“皇家太學每逢旬日,在知學裡講學,皇帝和幾位平輩的親王都在,你們兩個也去見見世面吧。”
馮妙聽了這話,悄悄瞥一眼馮清,果然見她臉上微微泛紅,緊盯著太皇太后。見世面是假,看人是真,太皇太后是在給她製造機會,接近尚未冊立皇后的少年天子。
txt下載地址:
手機閱讀:
發表書評:
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在頂部"加入書籤"記錄本次(10、貴胄宗親(一))的閱讀記錄,下次開啟書架即可看到!請向你的朋友(QQ、部落格、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華楹謝謝您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