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兩敗俱傷之法。

也正是死求生,敗取勝。

場外安靜無聲。

這絕對是令人震驚和意外的一戰。

在紀丹萱展露出聚靈之體的瞬間,幾乎所有人都開始覺得勝利已經屬於紀丹萱,然而蘇揚這柄劍開始真正顯露崢嶸,令得局勢再度難以預測。

然而只是短短一瞬,局勢已經變得十分清晰。

蘇揚繼續出劍,有極大可能有機會殺死紀丹萱,可是那一絲大道之意也會瞬間抹殺掉蘇揚。

這豈非是兩敗俱傷的結局?

並不是。

蘇揚只是有機會,卻不一定真的可以殺死紀丹萱,而那大道之意卻絕對能夠做到瞬殺蘇揚,除非蘇揚在這一刻放棄出劍,躲避大道之意的抹殺,那麼,他們兩個人都不會有事。

算人不會死,兩個人的靈息也會再度消耗一空。

從戰鬥一開始到現在,期間發生多次意外,勝敗之局也在不斷翻轉。結果到了最後,好像還是回到了最初,二人依舊是不分伯仲,你勝不了,我敗不了。

越是年少,便越是容易衝動和熱血,而成年人卻往往更加謹慎,更會權衡利弊。

所以越老便越知恐懼,越是怕死,像那些真的超脫生死的存在便越是稀少。

方還真和道衍人或許表面是超脫生死的人,但實則他們內心深處又何嘗不怕死呢?

或是能活,誰又想去死?

然而生死本是天地定數,算是能夠超脫大道,逆天改命,也不過是別人活得久一些,不代表可以真的長生。

長生不過是人們的奢望,連大道都有可能會覆滅,又何況人類乎?

大道在天地外,也在天地,大道當死,天地也依舊會存在,只是這片天地會變成另外一個樣子罷了。

可是在修行者的眼,大道是不會覆滅的,他們還是依舊會朝著大道的方向不斷開拔。

蘇揚和紀丹萱的這一場生死戰,給了這些人一種很難以言喻的感受。

那種介於生與死之間的壓抑感。

蘇揚的確選擇了最合適的躲避大道之意抹殺的危局,但他並非收劍,而是直接棄劍。

棄劍的好處當然有很多。

收劍需要一些時間,因為他現在的劍勢正處於最澎湃即將消逝之前的臨界點,若強行收勢,很可能會多出意料之外的危險。

然而棄劍容易多了,他只需要放手好。

放手也有很多種方法。

是單純的放手,還是將劍丟擲出去,會呈現的效果自然也不盡相同。

蘇揚身形往後倒退,碧天劍被他丟了出去。

他成功躲開了大道之意,而碧天劍卻朝著紀丹萱而去,自身危難解除,但依舊給敵人最後造成一次打擊。

在這樣的關鍵時刻,做出這樣的舉動,實屬難得,更是一場極大的豪賭,關乎生死的豪賭。

這正是屬於洛陽兩大國士的殊死決戰,本身便是為死而戰,當然是想盡一切辦法,殺死對手,保全自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