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殘陽何意照月窟 第七十八章 境至觸塵聚靈涎(第1/2頁)
章節報錯
三人纏鬥老嫗,是為了給丹穴中的弟子爭取尋找化濁培靈丹的時間,如今易寒攜丹逃出,他們自是紛紛罷戰,去追易寒。
但在這種境況之下,老嫗卻不依不饒,她並不以靈智去支配身體,而是本能,在看到三人爭相退走後,她也反應過來,倏然追上了前去。
易寒對於三人的威脅,完全置若罔聞。看到三人追來,他只顧發瘋一般疾行,兩枚丹藥都是他費力得來,可不願這麼容易就拱手送人。
就這樣,三宗之主追逐易寒,而在三人之後,還有老嫗窮追不捨。距離上,琅炎三人雖與易寒漸漸縮近,但是三人的速度卻要比老嫗慢了很多,每逢將要拿住易寒時,卻又不得不應付突然截在身前的老嫗。
如此這般,時間流逝。
有老嫗的纏攪,三人不得不放棄,只能看著易寒漸行漸遠,因為若再不全神應對老嫗,長久下去,連自保都會成為問題。
“呼!”
林蔭之下,易寒單手扶著一棵樹幹,急促地喘息著。半路上,他在發現身後三人不再追趕後,又疾馳了片刻才停了下來。因施展九劫鯤鵬法歷經長久的奔波,如今他的氣海內,靈力已然枯竭,眼下之急,是需好好休養一番。
環顧四周,是一片頗為繁密的桂林,枝頭之上,一簇簇純白的花蕊點綴,整個林間,都瀰漫著一股沁人心脾的異香。易寒尋了一處低窪的偏寂之地,開始吐納起來。
一股股天地靈力被易寒鯨吞般汲取,化作涓涓細流淌入氣海之內,易寒則閉著雙目,在這種空靈的狀態中愈加沉浸。半晌時日過去,易寒的眼皮一動,露出了閃爍的眸光,這一番休憩著實讓他恢復了不少,感受著體內精力的充沛,他的臉上露出了一股舒暢之意。
易寒仰頭望去,看著桂樹枝椏間恍若星辰般的花簇,一陣失神。連番的殺戮讓他始終處於膽顫心驚之中,此時的狀態對於易寒來說,是一種久未體驗的安逸。
忽然,一陣劇痛自易寒的氣海穴中傳出,易寒眉頭一蹙,慌忙入定內視起來。只見此時的氣海中,氣澤翻滾,猶若混沌。但在其中,卻多了幾滴似是氣澤凝聚的純白液體,並且還在不斷地增多。在以往,他的氣海中並無此物,此刻發覺,竟好似憑空出現。同時,易寒發現疼痛的由來,便是液體的每一滴凝聚,都會引起氣海的一陣跌宕,從而震痛氣海。
“是突破!”易寒發覺此幕有些熟悉,細想之下驀地露出恍然,當即拿出了從封子二人乾坤袋中搜尋來的無名書籍。
“汲天地之力,達氣海所容之極限,以玄同小境大成為基,意守之下,馭氣澤化為精髓,是為觸塵第一境靈髓;”
“以靈力之豐盈洶潰氣海,使靈髓蕩於遍體,尋十二經絡,逐道打通,聯綴四肢百骸,此為第二境謂之常脈;”
“人體內,有八脈不拘於常,當十二經絡通貫,靈髓滿溢後可流入其內,一脈旦開,可步第三境奇經;”
“常脈有十二,奇經有八,兩者大成,可互補充盈。常脈不足,奇經溢位,奇經虧損,常脈流注,互生之下,可感天地塵微。此為觸塵最後一境,相應。”
易寒的目光在書上快速掠過,在明白了自己此刻的狀態後,顧不得多想,當即循書所做,再次入定起來。
氣海之中依舊動盪,但在易寒的刻意操控之下,氣澤不再肆虐,反而規律了許多。儘管如此,一次次的衝擊仍令得易寒並不輕鬆。
產生靈髓的這一過程,就是透過凝練,將汲入體內的天地之力盡皆化為髓液,一滴靈髓中蘊含的靈力,堪比一枚上乘的獸晶。靈髓的形成也代表了體內的靈力由稀薄變得雄渾,一旦氣海之中的氣澤全部化為髓液,雖只是一個小境的跨越,但在實力上,卻是質的提升。
易寒閉著雙眸,額頭和鬢角上都佈滿了一層細密的汗珠。他的面龐不斷地抽搐,似在扛著一次次難捱的疼痛。
半晌過去。
易寒久崩的神經一鬆,一口濁氣吐出,隨即癱躺在地。微微睜開眼睛,他的目中盡是憊意,但卻透著一絲欣喜。
這半日的修煉已讓易寒力倦神疲,不過辛苦終究沒有白費,此刻他的氣海內,翻滾的氣澤已然靜淌,而在繚繞的氣澤下方,多出了一片靜置的乳白髓液,並足足佔了氣海的四成。
易寒抬起手掌,向上空輕輕一揮,一道靈力瞬間湧出,眼簾內的桂樹枝椏一顫,數不清的桂花簌簌而落,恍如微雨。看到這一幕,易寒嘴角輕揚而起,面上的委頓瞬間一掃而光。
依照書中詳註,由煉氣境邁入觸塵境時,所能凝練的靈髓,不過僅僅氣海的一成而已,但易寒,卻是生生凝練了四成。
或許在煉化那株月魂草後,易寒就到了突破之時。雖然月魂草是魂煉之物,還有可凝望月之精的作用,易寒將其盡株煉化,看似只讓他成為了一個魂修,可月魂草存在了彌久歲月,本身蘊含的能量不會不雄厚,在易寒煉化的同時,這股能量早已化為修為之力,融到了他的每一寸血肉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