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奴在另一艘運兵船上目睹了炮艇的淪陷和孟息島的大火,看著聯軍登島部隊全軍覆沒,自己卻毫無辦法救助這些戰友,虔信佛教的他不禁潸然淚下,望著沖天的火光,他雙手合十,默默為這些無辜的生靈祈禱,懇求佛祖釋迦摩尼超度他們往生極樂世界。

泰方此刻已經完全失去了戰鬥能力,緬軍的三艘艦艇也在瑙嵌手下的快艇纏鬥中傷亡慘重,只逃出了1只艦艇,其餘2只都被瑙嵌匪徒劫走,而寮國軍隊在炮艇丟了之後,其餘的艦艇立馬掉頭就走,這場三國聯合的“清河行動”就這樣草草收場,讓瑙嵌又獲得休養生息的機會。

一週後,在泰國國家警察總署的會議室,國家警察總監布呂番上將和警方高層一排坐開,個個面色深沉、表情嚴肅。

布呂番上將今年58歲,他身材高大、五官硬朗,習慣戴一副淺色墨鏡,讓別人摸不準墨鏡背後的眼神,此時他身著國家警察總監的白色正式制服,肩上掛著警察上將軍銜,看上去儀表堂堂、威風凜凜。

但所有人都知道,十幾年前,布呂番只是一個普通的警察,他之所以能夠平步青雲,爬到國家警察總監的高位,主要還是因為他的妹妹嫁給了泰國華人首富,也就是現任泰國總理他辛的緣故。

坐在上位,布呂番雖然表面上與往日沒什麼差別,但心中卻十分煩悶不堪,他在警察系統裡的提升之速,本來已經招來警方、軍方的諸多不滿,很多人將他當做他辛任人唯親、濫用職權的罪證,媒體對他的攻擊也時有發生。

布呂番本來想利用這次“清河行動”的成功,贏得外界對他能力的信任,洗刷自己“裙帶關係”的嫌疑,但沒想到出動了這麼多的警力,“清河行動”卻沒有收到應有的效果,這令在他辛面前誇下海口的布呂番十分尷尬。

坐在布呂番上將對面的,正是“清河行動”的泰方指揮官巴比奴上校,他面帶悲傷地彙報了這次行動的戰況分析,並向布呂番上將做了深刻的檢討。

這次行動,泰、老、緬三國共出動艦艇20艘,軍警200人,耗資1億泰銖。行動中,泰國犧牲警察48名,寮國犧牲軍人25名,緬甸犧牲軍人11名,三國共犧牲軍警84人,可謂傷亡慘重;戰後統計,寮國損失炮艇1艘,泰國1艘運兵船需要大修,緬甸損失內河巡邏艇2艘,三國付出沉重代價;雖然行動中擊斃(含意外導致死亡)瑙嵌集團匪徒82名,搗毀瑙嵌集團在孟息島的基地,但並未抓獲集團首腦瑙嵌和主要骨幹分子,可以說是一場“慘勝”。

巴比奴上校分析此次行動失敗的原因:

一是指揮不當。聯軍沒有建立統一的指揮系統,沒有統一的戰術安排,三國在行動中各行其是,沒有形成合力,讓瑙嵌集團獲得各個擊破的機會。

二是情報洩露。本該秘密進行的行動,卻有內奸向瑙嵌通風報信,讓瑙嵌集團事先做好了防備,原本計劃中的突襲沒有收到效果,剿滅戰變成了拉鋸戰。

三是配合不足。湄空河金三角流域內各國雖然參與了行動,但各自目的不一、心懷鬼胎。緬方一心想要收編瑙嵌的人員裝備,行動速度慢,戰鬥慾望低,與大部隊脫節;老方雖然戰鬥意志強,但戰術水平低,士兵紀律性差,不能很好的配合大部隊行動。

雖然面對著警方高層,巴比奴上校也直言不諱地點出,泰方在這次行動中也存在諸多缺陷,一開始就打著讓他國打前陣,自己坐取漁翁之利的算盤;整個行動投入武裝力量不足,以輕兵器的警察為主,火力投入不如匪徒;泰方的水面力量也很薄弱,只有兩艘缺乏自衛能力的運兵船,嚴重依賴緬老兩國保護。

巴比奴上校分析完後,上方坐著的警方高層個個臉色鐵青、相對無語,一陣令人難堪的沉默後,布呂番上將開口問道:“你覺得瑙嵌集團的下一步走向會是如何,我們應該如何做出防範應對。”

巴比奴上校嚴肅道:“瑙嵌集團經此一役後,需要休養生息和重組部隊,短時間不會在孟息灘一帶再次犯罪,清萊府及大息力地區可以獲得一段平安的日子。但瑙嵌集團不會放棄湄空河金三角流域,也不會停止他們的犯罪行動,根據我們掌握的資訊判斷,瑙嵌集團會向湄空河上游發展,在靠近緬北和中國運南省邊境一帶繼續犯罪活動。”

“湄空河的源頭在中國境內,是連線中南半島國家的重要水路,瑙嵌集團繼續向北活動的話,必然會威脅中國與東南亞各國的貿易航線,並且損害到中國邊境安全。作為世界大國和中南半島利益攸關方,中國的介入不可避免,也必需存在,這是我國可以利用的機遇,也是我們不能錯過的機會。”

“鑑於“清河行動”的經驗教訓,湄空河金三角流域的安全不能脫離中國的存在,中國的介入對於流域各國來說,利大於弊。據此,我們建議由中國牽頭成立湄空河流域安全防範機制,建立常設的協調組織機構和機動部隊,開展湄空河金三角流域巡防護航行動,共同打擊瑙嵌集團和其他湄空河犯罪行為。”

巴比奴上校的提議很有見地,桌子那頭的警察高層們臉色顯然由陰轉晴,布呂番上將與幾位高階警監對視一眼,微微點頭道:你的提議很好,很有預見性和可行性,我們會將這次會議的成果向總理彙報,具體的方案你可以先行草擬準備。

“是,遵命。”巴比奴上校激動地站起身來,身板挺直、雙腿併攏,行了個非常標準的軍禮。

布呂番上將和巴比奴上校都沒有料到,就在一週之後,14輛坦克和50名士兵攻佔了泰國政府大樓,泰國軍方隨後透過電視臺和廣播電臺宣佈政變,遠在紐約參加聯合國大會的泰國總理他辛被迫辭職,並流亡英國至今。

在政變後,布呂番上將被調離國家警察總監的位置,安排到另一個不活躍的職位上,而巴比奴上校的建議和方案也就此擱置塵封,直至6年後那件震驚東南亞的慘案發生,湄空河流域安全防範機制才迎來新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