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微博的誕生(第2/3頁)
章節報錯
“飯否,不能只是一部分人的飯否,應該做更多人的飯否。“
”我們將要打造的這個飯否,應該能夠容納更多的使用者。無論是大家名流也好,影視巨星也好,還是走卒小販、上班一族、家庭主婦都可以在飯否上找到自己感興趣的話題,都能夠參與各種話題的議論。”
“我所理解的飯否,應該是全民的飯否。”
任平生的闡述,跟他上次面對汪興時的產品邏輯是一致的,但汪興最想了解的是。
“如何做到?”
對於飯否的未來,任平生已經成竹在胸。
作為重生者,他對國內推特類產品的發展路徑一目瞭然,他也很清楚在那場著名的社交媒體大戰中,最終獲勝者的策略和方法。
現在,輪到任平生來挑起這場戰爭了,這次他將位居不敗之地。
“首先,我們要改變飯否的產品結構,不能學推特那一套。可以將發推的方式改成@、轉發和評論三大類,評論的內容只能收入發推者的名下,不能獨立傳播;@、轉發的內容都要納入所指物件的名下,加大原創發推的曝光度和傳播率。”
任平生的第一個想法,就遭到來自汪興的反對意見。
“為什麼,推特的產品邏輯是讓所有人都能夠擁有平等的話語權,每個人發的推特都是獨立的一條,這樣才能讓更多的聲音被表達出來。”
任平生搖搖頭道:
“平等並不絕對代表合理,過分的平等只會導致雜亂無章,會產生更多的噪音,令人無所適從。”
汪興有些針鋒相對的意思,碩大的頭顱側在一邊,雙目疑惑地看著任平生。
“我理解不了你的說法。”
任平生並不急,他知道自己的理念領先這個時代太多,他也不介意慢慢解釋。
“我打個比方,農貿市場與商業綜合體大家都有去過吧。”
任平生站起身來,一邊打著手勢,一邊道:
“農貿市場裡,所有的攤位都是一樣的,大家的位置和麵積都差不多,但我們一走進去就知道,這裡面永遠都是嘈雜、混亂、五味雜陳,密密麻麻的都是人,都是垃圾,沒有一個人會覺得農貿市場的體驗是好的。”
“商業綜合體裡,則有選擇地對位置和人群進行了區分。最好的場所要留給奢侈品牌的旗艦店,一定要讓他們高大輝煌,不管有沒有人會去買,但走過路過都會看一眼;最熱鬧的場所要建電影院、KTV等大眾娛樂設施,不管是什麼階層的人都會去使用;而其他邊角的場所可以留給餐館、咖啡屋、飲品店等,讓普通人日常用來消磨時間;而地下部分還能配套超市,用最低的成本滿足最基本的需求。”
任平生走了一圈,回到原點,反問道:
“你們覺得,是平等而又紊亂的農貿市場能夠吸引人,還是不平等但卻層級分明的商業綜合體更吸引人?”
包括汪興在內,眾人啞口無聲。
但從他們的表情可以看出,“農貿市場”和“商業綜合體”的比喻形象生動,任平生的解釋也十分到位,他們完全被任平生的邏輯說服了。
任平生把這一切看在眼底,他並沒有過分得意,繼續引申道:
“社交網路也是如此,我們要讓更多的人來使用這個產品,要讓他們在這個產品裡找得到有趣的東西,並且能夠讓他們存留下來,就必須根據不同的使用者量身訂製不同的產品體驗,一定要讓上、中、下層能夠體現出差異,才能讓這個產品更豐富,更有趣,更有使用者黏著度。”
看著眾人不由自主地點著頭,開始認同自己的產品邏輯,任平生繼續加熱道:
“如果讓名人、明星、大企業家、社會公眾人物都跟普通人一樣,發表的言論只能與普通使用者一起傳播,那麼平等是達到了,但豐富有趣卻做不到。”
“從使用者的角度而言,他們使用一款社交產品,更多是填補空虛的時間,如果沒有充足有趣的內容,這款產品不足以留下他們。”
“對於中國的使用者,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