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中國這個市場太大了(第2/2頁)
章節報錯
任平生充滿佩服地點點頭,程北戎的商業判斷十分準確,三里屯VILLAGE日後的走勢也證明了這一點。所以,任平生才更想要把程北戎招納至自己旗下,讓他為自己操盤做好國博園地塊的商業綜合體。
面對這個資深的職業經理人,任平生以香港人習慣的商業口吻問道:
“程先生,我想聘你做我公司的行政總裁,你需要什麼都可以說,我有能力滿足你。”
程北戎當然知道任平生此行的目的,他之前已經透過獵頭和自己的人脈瞭解到任平生與平生地產的情況,雖然平生地產目前在國內還沒有一個落成的專案,但座落於漢海市漢東新區的這塊地卻非同尋常,再過2年召開的國博會會引來全球關注,必然會帶動這個區域的人流與商圈,這是打造商業地產的絕佳機會。
但程北戎並沒有直接表露自己的態度,他想要看看這個年輕老闆的眼光和見識,所以,程北戎一臉雲淡風輕道:
“我在太古做得好好的,目前並沒有很迫切換東家的必要。”
任平生微微一笑道:
“三里屯VILLAGE是個很好的專案,但太古地產卻不是你應該久留之地。”
看到程北戎皺起了眉頭,任平生好整以暇地道:
“太古地產2002年進入中國市場,從拿地到開業平均耗時6年以上,而且目前佈局僅限於一二線城市,而同時期進入的恆榮、新宏基、九龍藏等港資地產,都開出了十幾家以上的商業綜合體,太古的速度太慢了。”
程北戎目光朝向空蕩蕩的街區,搖搖頭道:
“慢工出細活是太古的特色,公司更側重於一線城市,關注核心地段及開發大型綜合體。這種模式的確需要投入更長時間,但回報的收益也更長更好。”
任平生笑了笑道:
“慢工出細活和刻意的慢是兩回事,地產的運作主要看資金的利用效率,港資企業依託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便利,在融資方面具有先天的優勢,而港資地產之所以刻意慢慢開發的原因,是因為他們心底不信任大陸,不相信大陸的發展前景。”
任平生的話並非無的放矢,港資地產商借助毗鄰大陸的優勢,在改革開放初期早早進入內地市場,將當時廉價的土地拿到手後就囤起來慢慢開發,更有甚至,如大名鼎鼎的李超人,進入內地20年,開發的20多個樓盤有19個沒建好,還有10個開發超過10年。
這些港資地產商根本就沒有把心思放在內地開發上,他們只是想靠手裡的資源變現。
所以任平生一語道破了港資開發商的用心。
“太古之所以拿地少、慢開發,最根本的動機是他們不想把資金沉澱在國內,他們只想賺眼前的錢。”
聽著任平生的斷論,程北戎默然無語了,他進入內地主持專案開發已經有10個年頭,對於太古地產的作風和理念有很深的理解,任平生所說的雖然不是百分百正確,但也相去不遠。
任平生看程北戎的表情已經有所變化,他繼續施加壓力道:
“你看看周圍發生的一切,中國的經濟只會越來越好,不僅僅是一線城市,還有數百個二三線城市正在進行著消費升級,逐漸成為中產的人們需要更多的商業綜合體,他們都需要更好的設計、更好的運營、更好的開發者。這一切,都有待我們去提供,去創造。”
任平生拍拍掌,朗聲道:
“這是一場前所未有的大機遇,也是所有地產人夢寐以求的良機。呆在太古地產,你只能做出一個三里屯VILLAGE;加入我的公司,我們將創造上百個三里屯VILLAGE。”
任平生的這番話,像洪鐘大呂般在程北戎腦海裡留下了很深的痕跡,而他所描繪的場景卻讓程北戎熱血沸騰。
程北戎在大陸已經呆了10年了,切身體會到這裡發生的變化,對中國的未來充滿了信心,同時,他也為太古地產錯失的機會而感到惋惜。
眼前這個年輕人對商業地產的預測,在很大程度上與程北戎的想法趨同,這也令他對平生地產,對國博園專案充滿了好奇,他的確動了心思了。
只不過,程北戎畢竟在職場裡打拼了那麼多年,他不會直接輕率地下決定,他需要緩一緩再說。
“給我點時間,讓我想想?”
任平生毫不介意地點頭答應了,他很清楚,程北戎不會拒絕他的邀請的。
因為,中國這個市場實在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