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汽車工業彎道超車(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任平生的刻意結交下,他很快就與李文福混熟了。
同為江浙企業家的身份,同為全國ZX委員的身份,再加上兩人共有的報國心態,以及對汽車工業的好奇與興趣,任平生與李文福談得十分融洽。
這些天,在參加全國ZX會議以外的時間裡,兩人都呆在下榻的酒店討論彼此事業發展的心得與經驗。
聊到吉祥汽車發展的歷程,李文福聯想到自己這一路走來的艱難心酸,感嘆不已:
“我們國家的產業要升級,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不但要忍受外國人的白眼,還要被內耗所拖累。”
任平生點點頭,他能夠理解李文福的心情,國人勇於內鬥、怯於外戰的特點,早就被人研究透了,這也是近代以來國家民族遭受列強霸凌的根源所在。
“2000年的時候,國家給了漢汽、天汽投資8億元,讓它們一起研發自動變速箱。結果錢花光了,還是沒研發出來,最終放棄了。我當時就想,國家花了8億學費,就這樣放棄太可惜。於是便把天汽的專家挖了過來,投了2000萬給他繼續研發,結果我們研發成功了,吉祥汽車就成為國內第一臺自主專利的自動變速箱研發者。”
李文福眼中閃爍著光芒,緩緩道來。
“那件事後,我就覺得,沒有什麼是中國人做不到的,外界總是質疑、總是懷疑我們不行,你老是聽他們的話,肯定不行了。咱們做事業,就一定要有股蠻勁,只要吃得了苦,只要敢拼搏,我們中國人肯定行的,”
這時候,李文福那張平庸的臉上煥發著獨特的神采,令人敬佩。
敢闖敢拼,豁得出去,這就是一個成功企業家必備的素質。。
由於知道李文福與吉祥汽車在前世取得的成就,所以此刻聽著李文福自述造車之路上的艱辛與堅持,任平生心中感慨萬千。
國內那幾家汽車大國企,拿著國家的大筆資源和貸款,卻滿足於合資品牌帶來的鉅額利潤,在自主研發上不求進取,得過且過,這種機制下的企業,只能當洋人的二傳手,要把振興汽車工業的希望寄託在它們身上,無疑是痴人說夢。
中國汽車工業需要的,是李文福這種有著大膽下注敢於拼博,同時又兼具江浙老闆精打細算性格的狂人,中國要想成為汽車工業大國,成為汽車工業強國,需要多條腿走路,需要更多的力量參與進來。
眼前的李文福,就是其中之一。
任平生找準機會,對李文福說出自己一直想要說的話。
“吉祥汽車這幾年發展得很快,但受品牌和技術的拖累,目前只能在低端廉價市場打轉,長此以往,對於公司的發展也不利啊。”
對於任平生的忠告,李文福十分認可地點點頭,他那張帶著典型江浙人精明的臉上露出憨憨的笑容道:
“是啊,我當初創辦吉祥汽車的時候,就是心裡頭有一口氣,想要跟外國人證明,中國人自己也能造出很好的汽車,中國製造的汽車也可以跟賓士、寶馬相提並論。吉祥汽車從低端做起,也是不得已為之,因為我們底子薄,技術積累不夠,但吉祥汽車一直在努力,我相信我們遲早會打入中高階市場的。”
任平生贊同地點點頭,他但話語一轉,言簡意賅地指出吉祥汽車的發展方向。
“要進入中高階市場,要做大做強品牌,沒有自己的技術是不可能的,一定要先解決技術積累的問題。”
李文福像是找到知音一般,連連點頭道:
“是啊,我覺得咱們國家的汽車工業要發展,一定要解決技術積累的問題,不能光靠合資品牌,你用慣了外國人的技術,賺再多錢也只是個代工廠,外國人如果哪一天不給你技術了,你不是什麼都做不了了嗎?”
說到這,李文福那張樸實的臉蛋上呈現一股難色,他有些灰心地道:
“不過,我們在汽車工業上的欠賬實在太多了,吉祥汽車就是竭盡全力,也無法在短時間內趕上那些國際大廠,我們的差距太大了啊。”
對於李文福的心態,任平生了如指掌,他也很清楚吉祥汽車接下來要走的路子,所以他不緊不慢地點出:
“透過併購擁有成熟技術的老牌車企,將其技術消化吸收併為國產汽車所用,這是彎道超車的最佳途徑。”
任平生的話,並沒有讓李書福過於震驚,顯然這個念頭已經在他腦中思考過很多次了,所以他沉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