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終歸大海作波濤(第2/3頁)
章節報錯
“我左某人的女兒,當然可以了。”
左筱瀟再不復言,她接過左予求的狼毫,站在那幅已經完成的畫作前,凝神想了半分鐘,這才提起纖柔細白的手腕,輕輕落筆。
左予求站在一旁,用充滿自豪的目光欣賞著女兒的畫筆,她的一舉一動都合乎規範,眼神、姿態、手腕都十分到位,顯然在國畫上下了很大的功夫。
當然,這也並不意外,因為左筱瀟自幼在這個充滿文藝氣息的家庭成長,父親又是國內屈指可數的幾個國畫大師,在這種文化氛圍中薰陶中成長的孩子,有如今的功底也屬正常。
而左筱瀟只是寥寥幾筆,便在那群山瀑布之下,填了兩個背對畫面的行人。雖然只是白描,沒有臉部,但那兩人的站姿立勢各異,各有各的性格,看上去栩栩如生。
左予求暗自點頭,左筱瀟這幾筆畫不但筆力精到、構圖精確,隱隱有自己的風格在內,而且這兩個行人填上去後,整個畫面就活了起來,讓那山川瀑布更顯得巍峨壯觀。
這孩子,真是越來越有靈性了。
“父親,女兒獻醜了。”
左筱瀟將狼毫放回筆架上,瀲顏道。
“不,你這是點睛之筆,這幅畫有你的功勞在。”
左予求看到女兒的表現,心中大悅。
他在宣紙最左側留下落款後,先是拿起女兒的印章印了上去,然後才印上自己的印章。
“謝謝父親。”
即便是一向恬淡清冷的左筱瀟,臉上露出難得的驚喜笑容。
要知道,左予求近年來已經很少動筆創作了,有他署名的國畫在藝術品市場上也備受推崇。左筱瀟作為他的女兒,居然可以在這幅畫上共同署名,可見父親對她是如此地肯定。
左予求呵呵一笑,他拍了拍女兒的肩膀,沉聲道:
“筱瀟,你知道這幅畫背後有什麼故事嗎?”
左筱瀟認真看了看父親的畫作,很用心地想了想,搖頭道:
“女兒愚鈍,實在看不出。”
左予求用手虛點著宣紙上飛流直下的瀑布,緩緩道來:
“唐朝中後期,籓鎮割據、宦官專權,皇帝經常不明不白身亡。當時有個叫李忱的皇子,在眾皇子中排位很靠後,而他也一直裝啞裝傻,當時沒人覺得他會當皇帝。不過等前面的皇子死得差不多後,把持朝政的宦官覺得這個李忱好控制,就把他推上了皇位。結果,這個李忱居然不啞也不傻,而且還很英明,不但懲治了宦官,削弱了籓鎮,成為唐朝中興之主,後世稱之為唐宣宗。”
左予求的手指移到了左筱瀟畫的人物上,繼續道:
“當年,李忱在裝啞裝傻的時候,曾經隱遁山林為僧,他為廬山瀑布題了一首詩,這首詩是這麼唸的。”
左予求提了提嗓子,念道:
“千巖萬壑不辭勞,遠看方知出處高。
溪澗豈能留得住,終歸大海作波濤。”
他的聲音低沉渾厚,這四句詩從他口中念來,竟然有亂石穿雲、驚濤駭浪般的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