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是有釣魚經驗的,倪冰硯學得很快,不過大半小時,就能獨立垂釣。

剛開始還沒積累經驗,她野心也不大,並不敢打金槍魚的主意,只盯著中小型魚使勁。

鯨鯊離開之後,來了一大群青甘魚,這種魚油脂豐富口感細膩,很適合做刺身,倪冰硯也跟著釣到一條。

大家都很高興,就請廚師做了刺身當晚餐。

倪冰硯今天吐得厲害,胃不舒服,不太敢吃太多冷的東西,吃了一片嚐嚐味兒,就放下了快子。

她經驗不豐富,但坐得住,又好學,只需聽人說幾嘴,就能舉一反三。

連著釣起來一堆黑鯛魚黃鯛魚之類的,估摸著魚群應該是過去了,她就叫來端木梨,請她把那條馬交魚拿去廚房,請廚師給煎了。

船上廚師十分擅長料理海鮮,沒多會兒,就給她送來香噴噴的一盤。

她也吃不完,分了一些給別人,自己只端了一小碗米飯,夾了兩塊魚肉,就著米飯小口小口的吃。

“你們當明星的就是辛苦,吃個飯都得數著米粒兒吃。”

之前豪哥請客,把自己釣的青甘魚拿出來給大家做了刺身吃,見倪冰硯只吃了一塊,還以為她也是個小鳥胃。

“我胃不太舒服,少食多餐,能補充能量,也不怕胖。”

說話間,魚漂動了,倪冰硯放下飯碗,就不緊不慢的熘起魚來。

沒多會兒,提起來一條火紅的魚。

這魚可真漂亮!

澹水魚少有長得鮮豔的,鯉魚因為長了紅尾巴,都能被人當做好意頭。

從前不管日子多困難,過年的時候,大多數人家都會紅燒一條,喻意著紅紅火火連年有餘。

海水魚卻有很多漂亮的。

紅尾巴算什麼呢?

這條魚渾身都是紅的,看起來真是喜慶極了!

倪冰硯用鉗子夾了它的嘴,在船工的幫助下,把魚取了下來。

不等她問,右邊的小何就湊了過來,跟她科普:

“這是燕尾星斑,很多人不認得,常常把它跟東星斑弄混,比起東星斑,這個價格要低好多,也沒有東星斑好吃。”

小羅是個職業釣手,靠海釣掙錢的,對每種魚的價格都瞭如指掌。

為了節目的可看性,三人組真是費了很多心思。

倪冰硯知道他為何被安排在自己邊上,就問他:“這兩種魚到底區別在哪裡?又該怎麼辨認呢?”

“它們區別老大了!最明顯的區別,就是燕尾星斑的尾巴,像燕子那樣,你盯著尾巴,一眼就能區分開了。”

倪冰硯立刻表示學到了學到了。

整個南海海域,大概有多少種魚呢?

答桉是,已知的就有一千多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