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一夕驚變
章節報錯
李顯其實不大好意思叫她替自己佈菜,見幼安堅持,不想爭執太過反倒引人注意,只好彆彆扭扭地接受。
估計時間差不多,張易之開始頻頻向女皇勸酒,不住地攛掇去看看自己給太平公主特意準備的生辰禮。女皇本不想動,還是太平公主舉重若輕地說:“既然五郎有心,那不如就看看吧,全當散心消食。”
那地方本就不遠,女皇和太平公主都要去,其他人自然也都跟著同去。
剛剛走到近前,便聽見那處宮室裡傳來爭吵哭鬧的聲音,仔細聽來,是個年輕女子的聲音在又哭又罵:“……你還是人麼,當初你傷得那麼重,連以後能不能人道都不知道,別人甩手就不要你了,是我嫁了你。如今你好了,我才剛剛有孕,你就到宮裡來跟宮女勾勾搭搭,你是約在這裡跟李裹兒那個騷浪貨見面,別當我不知道……”
聽語氣像是誰家的女眷,可是那聲音卻不常見。其他人還沒反應過來,倒是李顯的臉色先變了,幾步上前就要推門。可是那門被從內反鎖了,三下兩下推不開。
裡面的人正吵得兇,也沒留意門上的動靜,女子的聲音還在喋喋不休:“武延基,我早該想到了,你們武家就沒有一個好東西,你那幾個妹妹,巴巴兒地想嫁李家的皇孫,上樑不正下樑歪,宮裡養了一群的白臉兒小郎君……”
這話一出,大半人都聽出來了,這個吵鬧的女子,就是武延基新娶的妻子李仙蕙。李顯當時便急了,直接拍著門高聲呵斥:“快開門,母皇在這裡,不要胡言亂語!”
裡面的人聽見喊聲,登時就安靜下來,接著便聽見一聲耳光:“賤人!讓你胡說八道,你要害死我了!”
大門遲遲不開,李顯索性直接叫侍衛來砸,門鎖只是普通的搭鉤鎖,幾下便撞開了。李顯只朝內看了一眼,登時便覺得心血上湧,原來不止武延基和李仙蕙在裡面,他的長子李重潤,也站在裡面,只是剛才沒有說話。
太平公主冷眼瞧了一圈,自己先說了一句:“挺熱鬧的呀,難道這也是給我生辰準備的好戲?”
看見這種情形,張易之和張昌宗互相看了一眼,都有些反應不過來。他們明明叫人把李隆基引到這裡來反鎖在內,怎麼該在的人沒在,反倒有另外三個不相干的人在這裡鬧開了。
室內的三人都算是李顯的子女輩,像審犯人一樣問了一圈,才終於弄清楚了大概。原本只是武延基一個人在這裡,可是有宮女悄悄告訴李仙蕙,武延基去跟李裹兒私會了,李仙蕙早就知道武延基對李裹兒舊情難忘,又抓住過幾次他對宮女動手動腳,連著有孕脾氣也不大好,當下就要來捉姦。
她怕自己一個人壓不住武延基,特意叫上了兄長李重潤,給自己撐腰。
 第1/3節當前744.5字/頁
前章提要:...還沒辨認出來,等拿起來攥在手裡,才猛地想起,女皇身邊的張昌宗,曾經被人奉承誇讚“不是六郎似蓮花,而是蓮花似六郎”,從此就得了個蓮花六郎的雅號。她手心裡沁出汗來,如果這是張昌宗遺落的東西,那他方才是不是從這裡經過了,會不會聽到了李隆基那番“大逆不道”的話? 事情牽涉到李隆基,幼安心裡便沒來由地有些亂了,還沒想出絲毫頭緒來,人已經被握住了手腕直接拖進牆角。 她正以為是李旦又來逼迫她自證身份,抬頭卻看見裴適真的面孔出現在眼前。 “我等了你幾個月,你都不來,倒是有時間去李旦府上重敘舊情,”裴適真的眼裡,帶著明顯的嫉恨和不甘心,“你以為躲在太子的寢宮裡,我就拿你沒辦法麼?還不是讓我在這逮著了你。” 幼安只覺得眼前的裴適真特別陌生,言辭流利,說出的卻是萬分惡毒的話。她滿心惦記著李隆基可能已經激怒了張氏兄弟卻不自知,根本沒心思跟裴適真周旋:“他本來就是我的丈夫,我去見他,難道還.....
後章提要:...吻。幼安不想跟他多做糾纏,直接抄了一條小路回去,腳下步子走得飛快,倒比往常從膳房回去提早了一些。 一踏進太子寢殿的門,她便覺得不對,李顯這天要代表女皇向別國的使節授予文書,並不在宮中,可是寢殿內卻傳出了男子與韋秀兒的說話聲,談話的內容也私密大膽得很。 碰巧那個男人似乎是要走了,幼安怕當面撞見了尷尬,趕緊找個地方躲起來。在她藏身的位置,剛好可以看見走出寢殿的人是誰。 她想過許多可能性,可是當看清走出來的人是武三思時,幼安還是覺得超出了自己的想象。 韋秀兒親自送了武三思出來,在寢殿門口十分曖昧地替他理好了衣衫髮飾,反倒是跟著武三思同來的慧安,顯得像個外人一樣拘謹。 幼安恍然明白過來,韋秀兒前些日子一直說跟慧安有約,其實都是拿慧安做幌子,私下裡跟武三思碰面。幼安那陣子正為李隆基的事心煩,對韋秀兒的事並沒有太過留意,所以一直拖延到今天才發現。 她原以為韋秀兒已...../>
武延基本是被幼安傳了話騙來的,這會兒自知理虧,一口咬定自己就是隨便走走,根本不是跟李裹兒有約。事實上,幼安也不怕他咬出自己來,因為紅口白牙,根本沒有任何證據,她也可以不承認,只說武延基是急了胡亂攀咬人。
女皇一直不說話,誰也看不出她心裡究竟怎麼想。
這一團亂麻還沒理清楚,李隆基便到了,女皇見了他,神色才稍稍和緩一點,隨口問了一句,他去哪了。
李隆基一臉倦色:“上官姑姑考問我禮記,我不過背不出兩個段落,就罰我抄寫,從昨晚一直抄到今早,實在困得不行,剛才在涼亭裡就睡著了。耽誤了給太平姑姑敬酒賀壽,真是該死,稍後我自罰三杯,給太平姑姑賠罪。”
上官婉兒一向對李隆基的學問盯得很緊,考問禮記也是確有其事,二張明明知道這事情不對,卻什麼話也說不出來。
該入網的人沒有中計,二張只能悻悻地把預先準備好的禮物拿出來,是一尊與真人等高的玉像,面容是照著太平公主的容貌雕鑿而成的。這禮物其實十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