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兩名高僧論法,

神秀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惠能卻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二人的境界一下子就體現出來了。

而這種內修還有個口訣,叫做“斬心猿,降意馬”,這口訣甚至產生了“心猿意馬”這個詞流傳至今。

卻聽她接著道:

“唐金蟬斬雜念的辦法,最初是自刺放血,抄寫佛經,但這個辦法最初的時候還有用處,後來卻漸漸不佳。”

“而他也是天資橫溢的人,後來就從治水方面,想出了堵不如疏的法子。”

“這法子說起來也很簡單,就是唐金蟬繪一副簡單的自畫像,然後長時間對著這幅畫盤坐唸經,等到這畫像日積月累沾染上了自己的精氣神之後,便自刺放血,給這一副畫像用鮮血繪製一件袈裟。”

“唐金蟬在繪製袈裟的過程當中,便輕鬆的將自己的惡念,雜念,嗔念轉註進了這幅畫像當中。”

“而佛門的袈裟也是分為很多種的,唐金蟬的宗派則是有三種,分別叫做安妥會,於多羅,僧伽梨。(這三種款式可以理解成女裝當中的連衣裙和婚紗的區別)這其中僧伽梨乃是最為華貴繁複的。”

“最初的時候,唐金蟬只是打算繪製一件安妥會袈裟罷了,但是後面他發覺自己的修行居然還很是不足,於是又只能改繪僧伽梨。”

“當最後唐金蟬認為自己修行圓滿的時候,這一副本來只是寥寥幾筆的自畫像上,已經是一個披著僧伽梨袈裟的微笑僧人,不僅如此,腳下還踩踏著一尊花紋十分繁複的蓮臺,甚至蓮臺上面的紋理,下面託舉的飛天,修羅,金剛等等都是栩栩如生,旁邊還有眾生聽經的場面。”

聽到這裡,方林巖笑了笑道:

“看起來唐長老的雜念不是一般的多啊。”

鬼魂認真的道:

“唐金蟬修行的法門就非常小可,能夠連續九世真靈不滅,直接跨過胎中之謎,一直做善人,這是何等神通?”

“但凡事有利有弊,到了這一步斬妄念的時候,唐金蟬比別人多出了八世的見識和糾葛,那也得承擔這部分的因果!”

方林巖聽了這說話,驚疑的看了她一眼道:

“你有這見識,果然能做到宮分軍的統領。”

這鬼魂慘笑了一聲道:

“人死若燈滅,那都是上輩子的事了啊......唐金蟬親手所繪製的這一副畫像,就是兌禪的原型了。”

“甚至有人傳聞,說是唐金蟬為了徹底的祛除心中的惡念,甚至將自己的一魂一魄都融入到了這幅畫像當中,而這一魂一魄的加持,也讓兌禪獲得了唐金蟬的一部分神通,那就是唐金蟬苦修了九世的他心通神通!”

方林巖聽到了“他心通神通”這五個字,頓時就意識過來這名鬼魂說到了海底眼上了,兌禪這傢伙之所以會令人覺得難纏無比,就在於他這一手神不知鬼不覺就能控制他人之上。

由此方林巖更是有些感慨,想這兌禪也只是擁有唐金蟬的一種神通而已,而且估計其威力也就只有原版的七八成而已,就已逼得堂堂一國家要出動神器來對付他!

那麼倘若是全盛時期的唐金蟬本人,實力又將會高到什麼程度呢?

偏偏這樣的一個強人,卻含笑步入千絲谷,任由群妖食儘自己的皮肉,連自己的頭骨都被製成法器,真的是前所未有的大解脫!

最令人震驚的是,這居然還是他布的一個局,下的一盤棋!!

這樣想一想,真的是令人覺得可畏可怖,令人毛骨悚然啊。

就在方林巖浮想蹁躚的時候,那一注引魂香已經徹底燃盡了,鬼魂們便紛紛散去,等到方林巖回過神來的時候,只見到了旁邊還有一團影子在蜷縮著,正是那名宮分軍統領。

方林巖定了定神道:

“你還不走?”

這名統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