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茶館見聞(第3/3頁)
章節報錯
而私人鑄的錢水準就參差不一了,外加肯定是偷工減料,加了很多便宜的鐵進去,顏色發白,就叫做白錢。
方林巖落座以後,打量了一下四周,發覺這茶館挺大的,佔地也有七八間房,少說一兩千平米吧,牆壁只是用白灰簡單的刷了一下,上面貼著“莫談國事”的標語。
地面依然是泥地,只不過是簡單的平整過,已經被無數人的鞋底踩踏得堅硬油亮。
正對著大門的老虎灶上一共有六七個灶眼兒,全都坐上了冒著騰騰熱氣的炊壺,茶鋪老闆乃是個講究人,灶邊上就是一字排開的十個大水缸,缸上都貼著四個字:陸羽遺風。
然後水缸裡面的水肯定是清澈非常的,而水面則是根據當地的習俗,扔了不少洗乾淨的菖蒲,艾草進去,
青翠可人,表示有消毒的意思。
小二哥很快給方林巖上了茶,高沫兒這東西其實是茶館將那些高消費客人點的殘茶廢物利用,將已經被沖泡過的好茶葉重新曬乾拿來廢物回收。
這玩意兒的特點就是剛泡出來的時候還是挺香的,但是第二泡水下去就迅速變成寡淡無味的白水了。
而這也是茶館兒裡面老百姓,苦哈哈招待朋友最常點的茶水了,由此看得出方林巖來到本世界之前也很是做了一番功課,儘可能的融入本世界而不惹人生疑。
為了招徠生意,茶館的正中央有個臺子,每天從早上開始就有在這裡表演:
有在上面說書的,有在上面賣藝表演胸口碎大石的,
當然最多的還是唱戲的。
此時戲臺上就有一個女人正在咿咿呀呀的唱劉二姐思夫,當然,是改編成了勞動人民喜聞樂見版本的:
具體內容就描寫新婚少婦小劉獨居空房,老公出差了,睡前特別想念老公發生的一系列故事,包括不限於心理活動,手部和區域性動作等等。
雖然那個女人唱詞不清,並且經常走調,但兩眼水汪汪的很是風情,又足夠風騷,所以下面的喝彩聲此起彼伏,不少銅子兒都被拋了上去。
方林巖招了招手,然後遞了一個銅子兒讓小二哥送一份報紙過來,這一個銅子兒給的是借閱權,所以報紙是不能帶走的。現在能識字的人也不多,所以在茶館裡面還有專門的人念報紙,分析解釋國內要聞的。
很快的報紙到手之後, 方林巖發覺乃是一份《申報》,不過再一看日期,乃是十天前的了,不過小地方嘛報紙流通性不廣這很正常。
申報或許對現代人來說名氣不算是很大,但在當時堪稱是鼎鼎有名,最著名的就是買通了宮內的太監,連續半年刊登記載同治皇帝的病情,連誰看的病,開的藥都登載了出來。
相當於給全國人民來了個皇上從重病到死的全程文字直播,這就真的是打響了名氣,奠定了國內第一大報的地位。
方林巖翻動了一下上面的新聞,發覺上面就有提到自己資料當中收集到的很多情報,比如此時日軍已經進駐朝鮮,又比如日本在6月22日對清廷發起了“第一次絕交書”。
不過,就在這時候,一則新聞卻跳入到了方林巖的眼中:
“怎麼會有這件事?”
原來,就在申報的第二版,差不多用了一大半的篇幅在說一件事,那就是李宮彰李中堂最近一直告病在家,怏怏不樂。
原因是家裡面丟了一副寶物,乃是李中堂的老母親在八十大壽的時候,一位高僧所贈的畫卷:目連救母圖。
若是有人能找到這寶物的話,那麼李中堂都發了話,讓這個人榮華富貴,心想事成。
這件事方林巖可是沒有在任何資料當中蒐集到,他搖搖頭,將這件事放一放,然後又找了幾張報紙來看,比如京報,時務報等等,然後發覺這些報紙都不約而同的提到了李宮彰家裡失竊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