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改變的歷史(第3/3頁)
章節報錯
很顯然,第三方出現了,這9%消失的機率就暗示著中日甲午戰爭最後的贏家有可能既不是中國也不是日本,而是第三方!!
在猶豫了好一會兒之後,方林巖搖搖頭,重新將思緒重新調整到現狀上:
“算了算了,就目前來說,整體趨勢依然是對我有利.....豐島海戰的規模擴大化,會對近段時間的航運業產生毀滅性的打擊,這樣的話,我囤積的舶來貨物上漲幅度勢必更大。”
“無論局勢怎麼變化,中日之間的戰爭,中華民族和大和民族之間的氣運之爭都會是核心,我是人不是神,此時的國際局勢千變萬化,在根本無法預判其餘的空間戰士怎麼做的情況下,只能將自己的計劃進行得滴水不漏了。”
打定了主意之後,方林巖此時反而不急著去市場,繼續搞機(器),市場現在需要時間發酵,卻沒料到過了兩個小時以後,前面的店小二前來,說是有客來拜,方林巖急忙迎出去,發覺來的不是別人,正是宋育人宋大人。
他見到了方林巖的面之後,已經是顧不得什麼利益了,而是滿臉震驚的道:
“老弟的眼光真的是高明,前幾天聽你說日人狼子野心,桀驁不馴,就在年餘時間內就必然會與我國一戰,說實話,我心中還是覺得賢弟有些大言的,沒想到他們竟然狂妄到連英人的船隻都不放過的地步!”
方林巖苦笑道:
“宋大人是在歐洲呆得久了,沒有見到過日人兇殘,氣焰囂張的模樣!我是親眼所見,因此才深有感觸!”
“可能宋大人對日本國內當下的情況還不是很瞭解,日本軍部的那些人其實已經是半獨立於政府的,哪怕是伊藤博文這樣非常有政治手段的人,也對其難以徹底駕御。”
宋育人幾度留洋也算是見過世面的人了,卻依然表示對此難以理解,嘆息搖頭道:
“確實不可想象。”
方林巖猶豫了一下道:
“宋大人應該對曾文正公(曾國藩)比較瞭解吧?”
(當年滅掉太平天國以後,清廷實際上擁有的武裝力量已經很衰弱了,曾國藩創辦手掌大權,坐擁三十萬驕兵悍將,若是想要取而代之真心不難,不過那時候列強環繞,他稱帝的後果必然引起中國四分五裂,於是便打消了這個念頭)”
宋育人立即肅然起敬道:
“那是當然。”
方林巖道:
“日本軍部這個整體此時在日本國內的情況,就類似於野心勃勃/桀驁不馴版的曾文正公當年在國內的地位.......”
宋育人倒吸一口涼氣道:
“有這麼誇張嗎?”
方林巖道:
“實際情況應該還要過分一點。”
宋育人長嘆了一聲道:
“那天回去我反思了一下,本來還覺得老弟所說的有些言過其實,現在看起來的話,現在這局勢怕是比你說得還要嚴重,若是真的任由這樣發展下去,局勢危殆!”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老弟之前對我談的那個方略,現在正是有用的時候,我覺得是時候預備起來了。”
聽到了宋育人的話,方林巖立即明白了他的意思,很乾脆的道:
“宋大人放心,我昨天就已經去市場上催了一次款,最遲後日就能籌措到五十萬兩銀子給大人帶走,接下來的款項將會陸續透過英國的滙豐轉入,務必不會誤了大事。”
宋育人也是在官場上混久了的,知道現在說大話的人不要太多,方林巖之前說他能籌措百萬現銀,宋育人實際上是在心裡面打了個一折的,實際上他覺得這年輕人能幫忙籌措個萬兒八千兩都不錯了。
畢竟放眼中國上下五千年,能夠在國事上慷慨解囊的,哪怕是加上動機不純的那種,無非也就是呂不韋等寥寥數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