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道跟我遼東鐵騎比起來算什麼?對山東威脅最大的是我們遼東鐵騎,淮南道孫氏已經垮了,宋文松想要取淮南隨時都可以取,何必急於一時。

但是他要和我們兩河為敵卻難以尋找得到戰機啊,這個戰機難能可貴,他當然要趁著這個機會佈局先對李秀動手,只要李秀丟了幾萬人馬,我兩河兵力便損耗不小。

更重要的是透過這一戰,讓我們士氣受挫,讓王爺積攢了多年的威信被損傷,這才是致命的!宋文松啊,宋文松,此獠不愧是西北王的兒子,我孫稟心服口服了!”

孫稟這幾句話說得斬釘截鐵,讓人不能辯駁,陸錚聽了之後也明白事情真是如此。他臉色不由得變得很白,如果這個關竅不是孫稟看破,陸錚到現在還看不破,宋文松還是那個宋文松,依舊是機敏狡詐,難以對付!

陸錚長長的吐了一口氣,環顧四周,問道:“昨天的李秀將軍的稟報送到了沒有?”

“還沒有,應該是子時送到,但到現在還沒有到!”

陸錚將手中的一把扇子一扔,道:“孫先生的判斷成真了,壞了!為今之計應該怎麼辦?”

張平華勃然道:“還能怎麼辦?我們立刻出兵從兩河攻入山東,從外面對山東軍造成反包圍,如此李秀中心開花,我們從外部進攻,內外夾擊,徹底滅了山東,解決山東的問題!”

孫稟冷笑一聲道:“張先生好計謀,試想以宋文松的狡猾,他沒有想到我們會全軍出擊麼?現在的情況很明顯,那就是王爺的按兵不動,休養生息的策略走對了,山東已經束手無策了。

他們想要走出一條路子,必須要求戰,唯有和我們迅速決戰一次,才有可能扭轉乾坤!在這種情況下,宋文松才有了誘敵深入對付李秀的計策!

實際上把李秀拉進山東,然後對其圍攻可能也只是其計謀的一環節。因為一個李秀也不過是三萬人馬而已,三萬人馬雖然很痛,但是傷及不了我兩河的根本,山東軍依舊沒有路走。

可是倘若我們因為這三萬人馬,冒失出兵,大軍一旦殺入山東,這便恰好中了對手的計謀,宋文松要找我們決戰,我們送上門去和他決戰,不管最後勝負如果,在謀略這個層面上我們就落入了下風了!

張先生,你想過沒有,自古以來兩軍交戰的勝負從來不是人數多,實力強的一方一定能贏!兩軍交戰講天時地利和人和,如果在遼東交戰,我們佔盡優勢。

可是一旦到了山東,這些年宋文松一直經營山東,說句不好聽的,可能他我們選擇戰場的機會都沒有!

在他們選擇的地方交戰,我們一定有必勝的把握麼?再說了,宋文松既然已經有了這等謀略,說明他早就做好了準備,而我們完全麼有準備,就如此倉促出兵,焉能有勝算呢?”

孫稟侃侃而談,這番話說得有理有據,全場所有人都沒有辦法辯駁,經過這一次風暴,孫稟的才華和智慧展露得淋漓盡致,就算是齊遠志和他相比竟然也遜色了一籌。

張平華有些惱火,他道:“那怎麼辦才好?我們戰不能戰,退不能退,難不成就讓李秀這樣死在山東不成?”

孫稟嘆了一口氣,搖搖頭道:“李秀凶多吉少,難啊!”

張平華道:“無論如何我們不能讓李秀就那麼眼睜睜的死掉,我們必須要有所動作!這樣吧,讓匡子迅速出兵,直接饒過淮南道,務必要迅速插向德州方向,至少在德州牽制宋文松,如此讓他不能全力對付李秀。

另外,李秀那邊王爺當下嚴令,讓其迅速回撤,往德州逃遁,狹路相逢勇者勝,李秀在我遼東軍中是一等一的猛將,他究竟能走到什麼樣的高度,這一戰就是試金石了!如果李秀能贏這一戰,能全身而退,他便能脫胎換骨……”

陸錚點點頭,眉頭皺了皺,他知道張平華的意思,現實也的確是如此,李秀如果能贏那自然好,陸錚給他什麼賞賜都不為過,可是李秀如果敗了……那就馬革裹屍了……

陸錚想到這一點,心中不由得一痛,他雙手握拳,長長的指甲都刺到了肉裡面去了。真的很痛,太痛了,痛不欲生啊……

陸錚當即按照張平華說的下令,讓小冉迅速出兵德州,支援李秀。這一戰就這麼突然打起來了,陸錚投入超過六萬兵力,而宋文松的投入則是超過了十萬之數。

其實宋文松在山東的兵力早就超過了十萬了,為了備戰這一次圍攻,他又動員了幾萬人馬,而且他還從高麗和扶桑借了一萬多海賊。

更誇張的是山東權閥豪門中的私兵,家丁也被他全部組織起來,如此一來山東所有的兵馬加在一起足足超過了十五萬之多。

現在這麼多人馬都圍在了李秀的周圍,可以說是內三層,外三層,對宋文松來說,此戰他只有一個目的,便是要滅了李秀,讓李秀馬革裹屍,讓陸錚的三萬人馬有來無回!

戰鬥從一開始就無比的激烈,李秀在進攻濟州的第二天就感到不對勁了。他立刻決定率領大軍迅速退走,然而他離開了濟州不過一天,往北走便迎頭撞上了李元則,李元則以逸待勞,騎兵伺候,雙方在野外交戰一場,李秀髮現李元則手底下的騎兵竟然全都是西北騎兵的底子,這些西北騎兵個個彪悍無比,最前面的幾百赫然是重騎兵。

李秀和其對壘了一番,沒有佔到一丁點便宜,這個時候李秀便有點明白,自己恐怕是墮入某個圈套之中了。

當即李秀便迅速和李元則脫離,調轉馬頭直奔德州,不過行了幾十里路前面便看到了一處險要的關隘之地,看到這樣的關隘之後,李秀心中不由得一寒,他不由得想如果是宋文松真的早有準備,這等地方就是最好設伏的所在,李秀雖然是騎兵,但是這裡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如果有一軍在這裡以逸待勞,李秀……越想越怕,渾身汗毛都起來了。

可是這個時候他不能猶豫啊,因為後面的追兵也迫得緊啊,後有追兵的感受是真的很不妙。關鍵時刻,他一跺腳,一咬牙,決定往前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