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重千忙道:“陸大人,是個誤會啊!我們剛剛進來的兵丁的確不多,但是我們後面還有大軍正源源不斷的到來,大人放心,我們五萬人馬絕對保證一個不少,全額滿員!”

曹魏明也道:“是啊,是啊,我們曹家說出的話豈能食言?我保證在兩天之內,一定讓所有的兵馬匯聚秦州!”

陸錚哈哈大笑,讓周圍的親衛全退下,而後將趙重千和曹魏明扶起來,道:“我就知道兩位將軍是信人,必然不會辜負陛下的信任!

好,這一次我們三人同心協力,把龍兆炎給打敗,三位勤王立功,陛下豈能沒有重賞?曹家和趙家迎來了百年未有這良機,還希望兩位大人牢牢把握住,為子孫後代,為兩河百姓謀下一份千秋功業!”

陸錚立刻變臉,吩咐設宴,宴席之上,陸錚又把自己的設想和兩位說了出來,那就是陸錚的金吾衛將要打亂揉碎編入曹家軍和趙家軍中。

陸錚毫不掩飾自己這麼做的目的,首先,陸錚要保證兩家兵馬足額滿員,唯有如此,此戰才可勝。

其二,陸錚要保證他這個大總管要有權有實,十萬兵馬指揮起來要如臂使指,要不然一旦被掣肘,或者是某一方有人打小算盤,後果不堪設想。

曹,趙兩人之前被陸錚給了一個下馬威,丟了氣勢,現在欲要對抗陸錚已經難以回絕,陸錚當機立斷,將一萬人編入到了兩方各自軍中。

蘇芷判斷得沒錯,兩個各自只帶一萬兵馬,陸錚將金吾衛編進去之後,兩萬人變成了三萬人,一應大權被陸錚掌控,兩人只能唯陸錚馬首是瞻。

在這種情況下,兩人心中豈能不慌?心中一慌,必然又得往各自的老巢傳訊增兵。因為不增兵他們沒有安全感了,他們真不知道什麼時候陸錚一發飆,他們的人頭就會落地呢!

所以,不用陸錚督促,很快河南和河北兩省的地方軍隊便傾巢而出,齊齊往秦州方向集結,以秦州為中心,向四面八方向京城形成了合圍之勢。

……

京城,皇宮裡面,登基大典隆重而莊嚴,在大典過後,龍兆炎正式稱帝登基,改年為永元。

大康朝歆德年變成了永元年,京城的文武百官重新冊封,天下震動,遠在山東的歆德帝更是暴跳如雷,一道道旨意發向各行省,一時天下勤王的格局就此形成了!

歆德帝的奏摺發到秦州,敕令陸錚進攻京城,活捉龍兆炎。

龍兆炎最近十分的疲累,天子不好當啊,尤其是他這個天子,剛剛登基,便覺得京城以外的地方變成了大康之外的國度,他心中的煩躁可想而知。

道盡和尚最近也很憔悴,但是他依舊還是環伺在龍兆炎的身邊,道:“皇上,天下的規則便是強者為尊,眼下雖然京城之外各行省都在響應歆德帝的號召,但倘若陛下能展露自己的實力,能夠出手立威,局面一定能迅速的扭轉!”

龍兆炎皺眉道:“大師,您說說我該怎麼立威?從哪裡開始動手立威?”

道盡和尚道:“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出擊,眼下陛下手握二十萬精兵,如果這個時候兵指秦州,就憑陸錚那點人馬根本擋不住!

陸錚一旦潰敗,丟了秦州,那天下必然震動,因為秦州往東,山東便一覽無餘,天下盡歸陛下之手便不再有障礙了!”

道盡和尚一說完,立刻有人反對,宰相魏玄道:“陛下萬萬不可,陛下本來勢弱,能得天子之位全因為佔據了京城之地利。

微臣以為,陛下坐守京城,以逸待勞,等待敵人來攻,我們再給以顏色,讓他們潰敗自散,這才是上策!這個時候攻秦州,萬一事情不濟,陛下您就失去了安身立命之所!”

道盡和尚眉頭一挑,想說什麼卻終究沒有說出口,氣得只跺腳,魏玄此人實在是迂腐,其實現在能決定龍兆炎是否當穩固證據的條件關鍵是歆德帝。

歆德帝如果死了,龍兆炎乃皇族太子,名正言順繼承皇位,天下任何人反對都是造反。可是歆德帝現在活著,那情況便會一天比一天被動。

所以,道盡和尚攻秦州的策略是要攻破陸錚,揮師東進,不惜一切代價弄死歆德帝,唯有如此,大局才能定!只可惜這話不能隨便亂說,龍兆炎卻也似乎不能明白,著實讓人扼腕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