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吃到滋味奇怪,而且奇怪到超出想象的吃食。

若是運氣好吃到夏雲集做得十分成功的吃食,那夏雲集會因此沾沾自喜,接連做上許多次,直到所有人吃到膩……

也不肯罷休!

今日,夏雲集做的是包子。

是按著夏明月所教的皮薄餡兒大,肉汁四溢的灌湯包子做法來做的,做出來的包子賣相稱得上不錯,滋味也尚可,唯獨不好的一點是,這量實在是太大了一些。

不但早飯是包子,午飯是包子,晚飯是包子,就連閒暇時候還要滿足嘴巴寂寞的零嘴,夜晚腹中空空時想要吃的夜宵,也盡數都是包子。

而且這樣的日子,持續了還不止一日。

在這日清晨,夏明月和陸啟言起床洗漱之後坐到飯桌前,看到那盤子裡面堆得小山一般的包子時,這原本已經在胃中蠢蠢欲動的饞蟲,在那麼一瞬間瞬間銷聲匿跡,沒有了任何蹤影。

就連烏金看到瓦罐盆中堆放的數量頗多的包子,都忍不住把頭扭到了別處,連看都不想看上一眼。

話說,連狗都不想理的包子,叫什麼來著?

但夏雲集卻仍舊是興致勃勃,一邊督促所有人抓緊時間吃他做的包子,一邊繼續做包子,一邊又抽了空,將一些包子不斷地給范家送去。

以至於范家的飯桌上頭,幾乎也出現了與夏明月家中一樣的狀況。

頓頓不離包子!

這些包子十分符合範靜蘭的胃口,她吃得可謂不亦樂乎,倒是苦了范家的其他人,終日看著這些包子,快到了味如嚼蠟的地步。

甚至連素日覺得浪費食物最是可恥,再難吃乏味的飯菜也可以吃得下去的範弘裕,在面對這樣頻繁出現且量大的包子時,也是胃口全無,只硬著頭皮和範靜蘭一起吃。

一邊吃,一邊不住地點頭,“不錯。”

不錯?

範夫人似看到救命稻草一般,只急忙將自己跟前的包子熱絡地放到了範弘裕的碗中,“既是裕兒喜歡吃,那便都吃了吧。”

範弘裕,“……”

可是他說的不錯,不是說包子,而是說夏雲集這個人啊!

一個大老爺們,能夠每日潛心研究廚藝,對範靜蘭投其所好,還不知疲倦,可以說夏雲集對範靜蘭當真是十分用心。

如果說自家小妹往後早晚都是要嫁人的,那範弘裕覺得,嫁給夏雲集這樣的,他應該是最放心的。

只不過,這大舅兄永遠都不能擺出來一副對其認可的態度,以避免其沾沾自喜,得意忘形,範弘裕面上沒有說明自己的心思。

沉默不語,只一味地將那包子往口中塞。

這邊,與金衛國議和之事,正式開始。

由兵部尚書和禮部尚書牽頭,朝中元老重臣一併參與,連同陸啟言和夏雲集等一同,與李君誠為首的金衛國使團開始洽談、協商。

此次和談,金衛國處於劣勢,大周國這邊便沒有過分客氣,開出的條件十分苛刻。

先前西陲軍所佔領的金衛國城池、土地等盡數歸大周國所有,金衛國每年進貢牛羊馬匹若干作為朝貢,向大周國稱臣,但大周國不干涉金衛國內政之事。

而金衛國作為附屬國也並不吃虧,每年大周國會賞賜與牛羊、馬匹價值匹配的糧食、布匹等物,好幫扶金衛國解決糧食和布料容易短缺之事。

此外,兩國恢復貿易通商,友好往來。

對於大周國開出的條件,金衛國大部分能夠接受,唯獨作為附屬國一事,李君誠不敢做主,只著人送信回金衛國,彙報此時的和談狀況和進度。

且對於此時的金衛國而言,心底接受是接受,面上卻也是據理力爭,打算以進貢牛羊馬匹為條件,從大周國的手中將先前金衛國喪失的城池土地重新要回。

大周國自然對此不肯接受,甚至在和談上放出了若是想要回疆土,便派兵來拿的話。

金衛國和談使團中的大臣自然是怒不可遏,與大周國的臣子唇槍舌戰,謾罵不休。

和談陷入了爭吵階段,不得不暫停幾日,供雙方好好思慮謀劃。

陸啟言和夏雲集因與李君誠熟識,這幾日便要承擔起周旋的重任,日日都呆在驛館之內,早出晚歸,頗為忙碌。

夏明月這幾日也沒有閒著。

一是要做些不同的吃食,好安撫一下前幾日不停吃包子,此時頗有微詞的胃和烏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