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2 不是還未到嗎?(第2/4頁)
章節報錯
不多時,徐正業由議事廳中行出,步下石階,在一隻半人高的蓮缸前停下腳步,去看那缸中水,道:「過了上元節,天氣果然一日日暖了……」
他身後跟著一名挽著拂塵的道人,聞言會意一笑:「賀喜徐公,東風已至了。」
天暖水清,水面不再結冰,萬事俱備之下的東風便到了。
「我本不願這般著急行事……」徐正業看著那如鏡般的水面,道:但如今有人自作聰明。」
他原本可以等到各處計劃的更妥當一些之後,再行實施計劃,可這篇檄文讓他處境突然緊迫,不得不盡快付諸行動。
說到那自作聰明的少女,胸有成竹的徐正業只覺好笑,便笑問了道人一句:「依真人之見,那七十三日之說,是否有幾分可信?」
「妖言惑眾罷了。」道人拈鬚道:「貧道觀徐公之相,大業將成,不必將區區女子無稽之談放在心上,若徐公認為那女子會是個變數,來日除去即可。」
「不必我去除,她也要為自己的狂妄之言承擔後果……」徐正業不以為意地說了一句,看著水缸之中倒映著的蔚藍蒼穹,道:「江都是個好地方,易守難攻,繁華富庶,適宜久居……」
然而,真龍不可長潛於淵。
他志不在區區江都,江都地處邊緣,終究不適宜作為政治經營之所,他之志,遠不止那少女檄文中所言那般欲在江都稱王,這裡只是他的起步之地,註定不是他最終要停留的地方。
更何況,現下的局面也不允許他久做停留,再留下去,他只會在那些質疑中陷入被動,好不容易聚起的人心,不能就這樣散掉,由此前功盡棄。
「大將軍。」
一抹藏青色闖入餘光內,徐正業將視線從水缸倒影中離開,看向來人,笑了笑:「觀臨可是有事要與我說?」
他是敏銳的,方才在議事廳中,他即察覺到了駱觀臨的欲言又止。
此刻,徐正業示意那道人退下,四下再無了旁人在。
看著那張溫和的笑臉,已許久未能和徐正業單獨相談的駱觀臨,心中懷著最後一絲希望,開口詢問:「大將軍讓葛知慶率軍攻打壽州,可是改變主意,不去洛陽了?」
前往洛陽,是上元節前徐正業剛起的心思,只和他們幾名文士幕僚商議過,那些武將暫時不知情。
但此舉事關重大,需要從長計議,故而尚未真正定下。
徐正業:「不,計劃未改,只是要提前了而已。」
他本欲直指京師,然而和州兵敗至今,他已明白這條路行不通,所以,他給自己重新選了一條路。
去中原東都,洛陽。
他只需在洛陽站穩腳跟,即可得到更多支援,那裡是培植政治勢力的最好選擇,可以給他想要的一切。
駱觀臨一愣:「那……大將軍何以要讓葛知慶繼續攻打淮南道?」
徐正業:「總要有人分散常闊大軍的注意力,以此來拖住朝廷大軍。」
駱觀臨怔在原地。
也就是說……這三萬大軍,是白白去送死的?
葛知慶還以為自己得到了主公重用,得以去打頭陣,後續即會有大軍跟上,與他一同攻打淮南道……
殊不知,他領下兵符離開的那一刻,即成為了一顆被丟棄的棋子,與那三萬大軍一起成為了替徐正業聲東擊西的棄子。
看著面前神情澹然的徐正業,駱觀臨心中升起一股近乎悲沉的寒意。
似乎察覺到了他的情緒,
徐正業似有若無地嘆了口氣:「觀臨,成大業的路上,心軟乃是大忌。」
駱觀臨垂下眼睛,許久才應了聲「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