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7 不會再有和親的公主(第2/4頁)
章節報錯
王后點頭,先是看了一眼盤坐的唐醒,才道:“太女殿下,當初唐將軍與我商談合作時,從未說過這樣的要求。”
唐醒笑了笑,代替答道:“那是最初的合作方式,而王后考慮得太久,答應得太晚了。而今日在此和談,除了王后的功勞之外,更多的卻是我朝太女與將士以血肉之軀打出來的局面,條件自然不可一概而論。”
若北狄汗王早日歸西,戰事便有望早日平息,早一日便能少許多傷亡,太女殿下或許也不需要以身犯險了。
王后感到幾分憋悶:“唐將軍難道不知彼時情形嗎?最初戰局未分明,提烈尚在王庭,我勢單力薄如何敢貿然答應?”
“王后,您的難處,卻並不是我軍需要考慮的問題。”唐醒依舊含笑,他從不陰陽怪氣,說起話來總是疏朗豪爽與通透無羈:
“冒險本也是合作的代價,您不願過於冒險,始終權衡利弊等待時機,所得結果自然也有輕重之分。”
“況且,戰敗一方並沒有太多討價還價的資格——”唐醒笑著道:“成王敗寇,各憑本領,倘若王后有足夠的本領,先借與我合作之便除去汗王,之後主持大局繼續對戰我朝大軍,轉頭便將唐某滅口,某亦無話可說。”
聽罷這樣一席話,王后攥緊的拳鬆開,心底一口氣吐出,也慢慢露出一點笑容:“是,我受教了。”
她有自己的聰明和算計,但的確,她並沒有過多地接觸過真正的政治,在這方面,她確實顯得太生疏天真了。
她需要領教學習的還有很多。
王后屈臂,垂首向上方行禮:“汗國願遵從太女殿下之意。”
李歲寧:“王后可以全權做主此事嗎?”
王后微抬首,一笑:“得太女殿下高抬貴手,家兄尚在,便人心可安。”
也是直到此刻,她才真正領會這位大盛太女留她阿兄性命的用意所在。
那日,李歲寧沒有殺阿史德元利。
元利是個將才,李歲寧是欣賞的,也是忌憚的,將之除去固然是穩妥的選擇,卻不利於她接下來的行事——
北狄王后需要元利的幫助,才能穩固局面。
而李歲寧需要這位王后,來替她掌控北狄。
讓女子成為北狄的主宰者,這是一個千載難遇的機會,女子生性更為謹慎更擅避險,這對大盛而言是極其有利的。且這位王后還未來得及成為一名成熟合格的政治家,這無疑更加合適了。
在這樣的關頭殺掉元利,會再次動搖局面,也會讓她與這位王后之間生出嫌隙——她完全沒有必要用這種方式去考驗人性,試探這位王后的服從性。
給予其應有的安全感,使其從容,不使其被無意義的負面情緒支配,才能長遠合作。
小事上不必考驗試探不吝予以恩賜寬和,大局之上則必施威儀不會留有商榷餘地。
王后體察著這其中的行事作風,心中對上首的年輕女子又添了一份誠服。
這一刻她近乎篤定地想,若對方能成為大盛之主,她和她的阿奈必將也能擁有一個全新的北漠汗國,哪怕它被人鉗制,但能身處大者羽翼之下,如何不算一種穩妥的幸運?
王后提出了她的條件,她曾與唐醒說過的要與太女面談的條件。
十歲的女孩子走進帳內,站在了母親身側,和母親一同向上方屈臂行禮。
王后的聲音如同雪原上最神聖的誓言:“請太女殿下允准吾女阿奈成為北狄的新王,此後我與阿奈願為太女殿下忠誠的臣子。”
這是她決定殺掉她的丈夫時,便已經存下的念頭。
殺掉最尊貴的人,成為最尊貴的人,如此殺人才有意義。
李歲寧的視線垂落到那個小小的女孩身上:“阿奈公主是先汗王唯一的血脈,王后此請,我朝無不允准之理。”
她很年幼,但她的母親,她的舅父,會教導扶持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