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5 不是希冀,是允諾(第2/3頁)
章節報錯
“……太傅枉為天下讀書人之首,竟當眾以此等毫無憑證之言,玷汙先太子效,汙衊栽贓新帝,衝撞祭祀大典!不知太傅究竟意欲何為,是受了何人驅使?!”
怕不是擁護那位皇太女之心不死!
可那位皇太女去了北狄,十之八九已經死了,而褚家人大半都跟隨太傅返回了京中——他是怎麼敢生出此等異心的?自己不要命了,家人的命也不要了,就為了給新帝蒙上一層汙名嗎?
這自尋死路,且自毀名節之舉,簡直讓人覺得瘋魔了!
而正因此舉過於瘋魔,才叫所有人都沒有防備!
拋開難明的真相不談,沒有防備的眾人都驚詫於太傅的舉動,不解其這麼做的原因。
太傅這樣做,究竟是為了什麼?身份地位美名?——可這些新帝都會給足。
誰人不知,太傅乃是被新帝三請入京的,這本已是一樁美談……也讓人下意識地認定,被動回京的太傅已經認可了榮王李隱。
太傅若為聲名,全然沒有必要捨近求遠……更何況,這哪裡又是求遠,分明是求死才對!
還是說,太傅所言……的確是真實的?這位已至暮年的老人,僅僅是想為昔日的學生,討還一份遲來的公道?
太傅的性情在場許多人都清楚,眾人思緒各異,搖擺不定之間,一道叫人意外的聲音乍然響起。
諸多聲音在質問褚太傅,這道聲音卻是相反。
“太傅所言,句句屬實!”
那是年輕女子的聲音。
她身穿皇子妃吉服,發冠墜著的玉珠搖擺,此時出列上前,分外醒目。
“先太子效正是女兒身,正是李尚!毒害她的,正是榮王李隱!我知道,我可以作證!”
她說話間,迎上一道道匯聚而來的目光,妝容整潔的臉上幾分惶然,幾分迷茫,有一瞬間似乎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說什麼,甚至不確定自己是誰。
長期服藥之下,她神思麻痺,彷彿日漸成了一塊沒有情緒的木頭。
直到方才忽然聽聞“先太子乃是女兒身”,“先太子是為李隱所害”這些曾拓印在她腦海深處的真相,才陡然激起一絲情緒。
站出來是下意識的本能舉動,此刻馬婉只覺頭痛欲裂,彷彿有無數根絲線拉扯著她漂浮而起的神思,務必要將它們重新鎖回牢籠之內。
那殘存的掙扎著的一縷不甘,讓她猛然咬破了自己發顫的下唇。
痛覺喚醒了知覺,她眼中含上一層淚光,也終於逼出了一絲清醒。
她是馬家的女兒!
她蠢笨無用,她識人不清,可她絕不能在知曉真相之後依舊受人擺佈!
她可以死,她不懼死,但她不能像榮王妃那樣悄無聲息地死!
且她想起來了,她前些日子曾經聽說,女帝遭刺殺身亡,她的祖父為了護駕重傷昏迷多日後也離世了……她為此發瘋吼叫,於是被灌了數倍的藥。
刺殺女帝的人是誰?吐蕃亂軍?卞軍餘黨?
不……是李隱!
他想要名正言順登基,而女帝不會禪位……所以他將人逼出太原後,便伺機下了殺手!
李隱害死了她的祖父,同樣也是她馬家的仇人!
馬婉猛然伸手指向李隱,大聲說:“是他指使了司宮臺掌事喻增,設計毒殺了身在北狄的先太子李尚!”
她提到了一個明確的人,喻增。
四下躁動間,她接著道:“這是榮王妃臨死前親口告訴我的!”
“我有證據!”馬婉下意識地摸索廣袖:“金鎖,證據就在金鎖中……”
此時,老人的聲音從祭臺上方響起:“證據在此——”
馬婉轉身看去,立時道:“沒錯,就是這隻金鎖!”
她想起來了:“……正是我讓我的侍女蘭鶯帶出去的!此乃榮王妃的遺物!”
這一瞬間思緒被捋順,馬婉似乎更加清醒了一些,她含淚用力扯下頭頂的皇子妃珠冠,摔落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