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8 為吾主鋪路的棋子(第2/3頁)
章節報錯
文人們或驚散而逃,或與那些禁軍對峙,拳腳衝突間很快見了血,待禁軍拔刀之際,登泰樓的掌櫃出面,請求那些禁軍通融,躬身奉上了重金。
換作平日,或是半日前,那些禁軍必然不敢收受這樣的賄賂,但此刻……誰又能說他們在揮刀時,心中便全無恐懼?
他們自然也都看到了那一則百罪書,他們突然成了叛國者的爪牙,不免自危地想,倘若其上所述皆屬實,待日後大軍入京討伐時,今日他們手上沾的血,是否便會成為罪證?
禁軍敢於這混亂之際收下奉來的重金,亦代表著人心已經在變得潰散。
他們收繳了那些文人手中的紙帛,但無法收繳人心之上拓印的真相。
禁軍離去後,掌櫃的忙讓人關上了大門,暫時將那些文人們收容在此。
有文人頹然而坐,有文人激憤不減,吵嚷著要離開此處。
驚逃聲,怒斥聲,哭嚎聲,行走間刀甲相擊聲,諸聲沸騰,伴隨著依舊自顧和煦的春風,將真相送往更遠處。
登泰樓關了門,許多沿街的商鋪也紛紛關了門,那些尚且不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的權貴府邸同樣合緊了大門,手中顫顫握著那張不知從何處得來或飛來的《討李隱百罪書》。
巍峨的皇城西南角處,魯衝率領一支禁軍,浴血衝殺而出,血跡染紅了景風門外平坦筆直的宮道,更多的禁軍向他們追來。
與此同時,重兵已圍下了國子監。
為首的禁軍統領踏入國子監內,拔刀揚聲道:「如若不想徒添傷亡,便煩請喬祭酒隨我等走一趟!」
當眾誅殺喬央總歸不妥,經驗告訴他,此時應當震懾這些文人,而不是激怒他們。
今日的京中已經夠亂了,城中留下的各衛禁軍幾乎全部出動,國子監學子數千之眾,全面爆發衝突會很麻煩,他一時騰不出這麼多的人手。
而喬央也不願見到那一幕,所以他選擇留下。
在此之前他已經下了嚴令約束學子,但此時仍有學子試圖阻攔他離去,喬玉柏也忍不住上前一步,緊緊攥住了父親的手腕。
喬央按下兒子的手,微轉頭,再次交待道:「務必好好守在此處,以待半月之後……記住了嗎?」
對上父親囑託告別的眼睛,喬玉柏近乎僵硬卻堅定地點頭,終於慢慢鬆開了父親的手。
「祭酒!」
胡煥欲圖拉住喬祭酒,反被喬玉柏拽住。
很快有禁軍攔在一眾學子們面前,有學子悲呼「老師」、「祭酒」,他們眼中含著淚與悲憤,眼睜睜地看著那道著長衫的身影走向那些禁軍。
喬玉柏凝望著父親的身影,眼中漸漸溢滿淚水。
淚光中,父親的背影依舊從容尋常,好似只是去後山釣幾尾魚,日暮時便會提著魚簍歸家來。
半月……此刻支撐著喬玉柏的便是父親的囑託。
他強迫自己冷靜,在腦海中不停地覆盤著這場計劃,以此制止自己拔腿追上前與父親同去的衝動。
在計劃中,這半月之期,是這一則《討李隱百罪書》與太傅的「死訊」傳往各處所需要的時間……
將訊息送出去的人,可以是他們這些監生,可以是城中文人,可以是尋常百姓,也可以是那些權貴官員宗室!
今日城中的每一道聲音,每一滴血,都在喚醒更多人,這些聲音和鮮血會讓所有人都明白,叛國者李隱,無人會承認他的帝王身份!
熱血者會從此中看到令人無法忽視的公道人心,冷血者則會看到使人無法拒絕的利益前程!
是以無論李隱如何鎮壓封鎖,這真相註定會被傳揚出去!
待訊息傳出,今日的京畿便是來日的各處,那些昔日被李隱以仁德之名招安的各處勢力人心,會迅速瓦解崩塌。
大勢成,早已暗中備兵完畢的淮南道會立刻發兵京師,以天子與太女之名討伐李隱!
到時各處阻力消減,而京畿之內的人心也已崩散,忠勇侯即可以最小的代價誅殺李隱!
……
在褚太傅與駱觀臨完整的計劃中,忠勇侯入京之後,待平定大局,便會使大長公主李容監國,以候皇太女歸京。
他們為皇太女鋪就了一條最平坦明亮的歸京之路,也意在替蒼生消減兵禍。
在這場計劃中,京師之內,由褚太傅開啟此局,京師之外,由常闊與李容候機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