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0 殺穿這浩劫(第2/3頁)
章節報錯
唐醒動身之前,李歲寧將聯絡之法告知,若唐醒順利混入了北狄王庭,必然少不了要與那些人聯絡接應。
往前大約五十里外,便可抵達一處暗線據點,探聽唐醒的下落進展,但在那之前李歲寧遭到了阿史那提烈的圍堵,故而此時仍無法確定唐醒的具體行蹤。
若唐醒已入北狄王庭,自然是再好不過,她將阿史那提烈和半數王庭兵力引來此處,反倒會給唐醒的行動創造有利條件。
但凡事務必做好最壞的打算,若唐醒未達,那他未完之事,便要由她來做。
而眼下看來,阿史那提烈此人殺心甚重,即便除掉北狄汗王,只要有此人尚在,雙方戰事便很難休止……所以,此人也必須要死。
凡主戰者,皆該死於戰刀之下。
李歲寧雙手握著曜日,將劍緩緩抽出三寸,與劍刃上倒映著的眼睛對視著。
風捲起雪沫狂舞,在山中游蕩著,如同惡鬼的號叫。
天色陰沉不肯開,地上積雪覆足,寸步難行。
而在這惡劣的天地之外,還有著勢在必得,等待為山中之人收屍的強敵。
天時地利人和皆無,一切似帶著天意的預示,在阻斷逆天而行者的腳步,並向她展示著逆天行事的代價。
李歲寧藉著三寸劍光遙望來時路,若說為蒼生改命共百步之途,她大約已然逆天而行九十餘九,然而行百里者半九十,路途總是越往後便愈發難行的,這最後一步,才是關乎最終成敗的關鍵所在。
既行至此,已不必多思。
浩劫阻途,那便殺穿這浩劫。
她與浩劫皆非人也,同是手上染血無數,誰更兇橫尚未可知。
劍刃之上,女子眸光清寒寂靜,比劍光雪光更加迫人。
天光微亮時,將士們被召集而出。
無論是否有傷在身,他們此刻都握緊了手中刀劍,做好了衝殺出去的準備。
此時殺出去是相對而言最好的時機,他們得到了休整,體力已補充完成,糧草尚未完全耗盡,士氣仍在。
若拖下去,待糧草見底,人心衰竭,再想突圍就更難了。
這一刻無人懼死,然而李歲寧卻言,她只要百人隨行。
她會親自率領百人擇小徑突圍,去尋援兵。
在後方被攻佔的部落裡據守的半數騎兵,便是他們的援兵。
後方尚有兩千騎兵可來援,有充沛的物資和戰馬。
當初選擇讓他們留在後方的用意之一,
防得便是陷入被圍困之境而無人可援、全部人馬悉數被剿殺於一處。
幾名部將還沒來得及出言反對,便見李歲寧以手中長劍在雪中劃出了計劃突圍的路徑,講明瞭自己這樣做的原因與思量。
「我將帶人自此西面小道離開,此道雖隱蔽,卻必然也有北狄軍巡邏,他們很快會發現我等蹤跡,但也會很快探明我方人手不多,為防此乃調虎離山之計,他們勢必不會出動太多兵力追擊——」
「至此處,需要奔過一段狹窄兇險的山路,再跨過一條結冰的河流,這兩處皆可以消阻他們的人數,拖慢他們的腳步。」
「過河之後,我會兵分兩路,再次分散敵軍。」李歲寧道:「我軍相互掩護,最終哪怕僅有十人成功離開,也能成功將訊息送出。」
她說罷,看向眾將士,道:「你們留守此地,可以借地勢之便提早佈下陷阱,北狄軍一旦敢深入此處,佔據主動的便是你們。」
「我大盛將士智勇雙全,爾等定可以智阻敵,等候援兵到來,到時便可裡外夾擊,扭轉戰局。」
李歲寧一番話畢,四下將士們神情動盪變幻,拄著木杖的康芷急聲道:「阿妮贊成此策,但不該由殿下領兵!此去兇險至極,萬一……」
李歲寧看向地面上劍鋒劃過的痕跡:「來時我清楚記下了這些路,唯有我能殺出去。」
自己記過的路,和旁人複述的不一樣,後者無法做到在緊急情況下思索應變,而殺機往往就在一瞬間。
「阿妮,此番你立下了大功。」李歲寧看向還要再說的康芷,與她道:「安心養傷,等著領賞。」
康芷喉頭乾澀酸嗆,忍著淚意,重聲應下。
薺菜也被留下了,若論起安穩軍心,李歲寧認為薺菜最為合適,她孔武有力,不缺膽魄決斷,而又包容寬和,很像遠古時的部落之母,單是待在她身邊,便叫人覺得很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