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4 必讓我兒認祖歸宗(第2/3頁)
章節報錯
且她家中還有祖母和母親在,這些時日她們必然都很擔心她。
“自然可以。”李錄答得沒有猶豫,只是又認真提醒:“但局面如此,為保證此封信能順利送回馬家,信中或不宜多言其它。”
馬婉點頭,她都明白,她能離開佛堂,是她夫君向榮王求來的結果,但榮王必然也不會容忍她的一再背叛,定會讓人嚴加留意她傳往京師的訊息——
她也不是糊塗之人,不會在此時生無謂之事,她只是想傳一封家書報一聲平安,讓家人放心即可。
馬婉當晚便寫了信,交給了蘭鶯,讓她送出去。
蘭鶯捏著信封,欲言又止了片刻,還是沒忍住低聲道:“女郎,如今這局面,您待世子還是多一份戒心為妙……”
“蘭鶯……”
迎著自家女郎不贊成的視線,蘭鶯硬著頭皮直言道:“……婢子只是擔心世子他別有居心,或會利用女郎!”
馬婉看著她,擰起了眉:“你認為這封信是他唆使我傳回京師的嗎?還是你覺得,我這顆棄子如今當真還有什麼值得一提的用處,值得他這般處心積慮的算計?”
“蘭鶯,我知道你待他一直存有偏見,可平心而論,你除了這些無端的揣測之外,可曾拿出過半分站得住腳的證據?”
“此次若不是他,你我或早已死在那座佛堂中了——蘭鶯,做人不該如此不知感恩。”
聽著這些漸重之言,蘭鶯神色幾變,剛要說話,只聽自家女郎的語氣愈發失望:“你我主僕一場,你若當真不願留在此處,我想辦法送你離開便是。”
蘭鶯一驚,連忙紅著眼眶跪了下去:“女郎,婢子苦苦求著女郎才得以跟來益州……又豈有拋下女郎的道理!”
見馬婉當真動了怒,她唯有自扇耳光,哭著認錯求道:“是婢子一時胡言……往後再不會了!”
“好了。”馬婉轉過臉,到底不忍心,無奈道:“記住你今日說過的話,下不為例。”
蘭鶯應下,擦乾眼淚,退了出去送信,心中卻無比焦灼。
在佛堂中這幾個月,她本以為女郎被灌下的迷魂湯的藥效終於退去,女郎終於要清醒過來了……可誰知今日那狐媚世子竟又提著迷魂湯過來了!
且觀這回這架勢,女郎怕不是整個人都泡在這迷魂湯裡了……
女郎顯然更愛了,往後這榮王世子的壞話是輕易說不得了……她還須儘早找出證據,揭露這偽君子真狐媚的真面目才行。
蘭鶯不敢放鬆分毫,緊緊攥著信封,快步消失在夜色中。
榮王府的另一端,另有一行數人,趁著夜色來到了榮王李隱的書房外。
得了準允後,門被開啟,為首的來人進了書房內,趕忙跪了下去行禮:“……肅見過王叔!”
榮王自書案後行出,抬手將那風塵僕僕的年輕男子扶起,溫聲道:“起來吧。”
“多年未見,王叔還是從前模樣……”年輕男子紅著的眼睛裡滿是感激:“此次若非王叔暗中相助,侄兒只怕早已沒命在了。”
此人便是于越州造反失敗,卻僥倖留有一條命在的越王李肅。
他當初在精銳心腹的保護下逃出了越州,但聖冊帝對他的通緝誅殺從未停下,這半年來,他每日都在逃命中度過。
一次危急時,正面對上了朝廷的人,他身邊死的只剩下了三名心腹,是榮王的人及時出現,助他脫了身。
雖多年未見,但李肅對這位王叔的舊時印象很好,而此番對方又主動出手相助,這讓處於絕境中的李肅當即決定投來益州,尋求這位僅長他八九歲的堂叔庇護。
李肅雖不成器,但已起了造反之心,並付諸行動了,自然也不會是全無腦袋的溫情蠢貨,他深知若想要尋求庇護,便要拿出相應的誠意。
經此一遭,他也看清自己是隻小蝦的事實了,橫豎是沒有東山再起的本領……哦,本來也無東山來著,乾脆便將自己僅剩之物全部獻上。
他向榮王奉上了自己的兵庫圖。
李肅拔劍造反雖未果,但磨劍的準備工作做得異常充分,他私下建了兩處兵庫,囤藏諸多兵器與多年搜刮累積而來的財物,選址異常隱蔽,其中一處起事時已空了大半,另一處幾乎原封未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