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6 如日月恆長而無傷(第1/3頁)
章節報錯
元祥未能準確地認出孟列,也不算什麼怪事,一來孟列昔日在京師時,是以登泰樓東家的身份,衣著總要華貴講究些,且接人待物圓滑玲瓏,與此時淡漠的氣質大相徑庭。
而此刻的孟列身穿布衣,又陡然間老了十餘歲,頭髮都白了大半。
再有,先前元祥與之也不過只是數面之緣,並稱不上如何熟識——而很多時候,人的印象會存在某種固定的搭配,譬如在街頭賣菜的阿婆,在街頭菜攤上總能一眼將她認出,可若換了個地方,那張臉突然就變得不太好認了。
此時,聽著元祥這句詢問,孟列默然片刻後,搖頭。
為減少麻煩,他無意暴露自己的身份,因而一直低調行事,但對於常歲寧身邊可信的人,則也不曾刻意隱瞞太多,不過……對方既然認不出來,那他也沒必要刻意挑明就是了。
見他搖頭,元祥又印證著問:「恕在下冒昧多嘴問一句,聽聞您也是經營生意之人?」
「京中故人」、「做點小生意」、「姓蒙」,這些訊息,都是元祥從唐醒口中打聽來的。
只不過唐醒是揣著明白裝糊塗,但唐醒沒想到的是,元祥卻是個真糊塗。
孟列點了頭。
元祥遂壓低聲音,露出熱心本色:「實不相瞞,在下頭一回見您,就覺得您與登泰樓的孟東家頗有相似之處……那位孟東家據聞並無親眷,年歲上大約小您有十歲餘,倒不知您家中是否有失散的子侄或親戚之類?」
孟列:「……並無。」
而後,不待元祥多說,拱手後即離開了。
元祥仍舊有些疑惑,當真不是失散的家人嗎?
想當初,他就是這樣試圖幫常小娘子和「常小郎君「尋親的。
當時都怪他想得太複雜,竟然死活沒想到「常小郎君」就是常娘子喬裝而成的。
等等……
元祥忽然駐足,回頭看向孟列離開的方向……不對,他好像明白了什麼!
「喜兒姑娘……這位該不會就是孟東家本人吧?」元祥向喜兒求證,並保證:「我絕不會多嘴說出去的!」
喜兒表情略顯複雜地點了下頭。
元祥一拍額頭,恍然大悟:「還真是啊!」
他果然是懂得汲取經驗的!
不枉費他讀了這麼多的兵書,不愧是他。
一股自我肯定驚豔之感自元祥心底油然生起,如此以旁觀者的角度來看,倒也不難理解他為何會這般得常娘子和常大將軍重用偏愛了。
「不過……京師的孟東家,為何會來此處?」元祥低聲問喜兒。
喜兒目不斜視地道:「這個我就不知道了,女郎沒說,我們自然也不必多作探問。」
雖然她心中好奇得要死,但這份心無旁騖的純粹忠心,她裝也要裝出來!——絕不能被阿澈比了下去!
而事實證明,這份覺悟是富有感染力的。
元祥「噢」了一聲,也認可地點頭,這樣啊,那他也不問了,畢竟他可不是如魏長吉那等八卦嘴碎沒有邊界感的人。
想到長吉,元祥心中的優越感更甚幾分。
單論他家大都督如今在常娘子跟前的分量,比之魏長吉家的魏郎君,已然是一騎絕塵了!
此刻常娘子就在讀他家大都督的來信呢。
原先崔璟送信,都是叫人直接送去江都刺史府。
不久前,元祥向自家大都督提議,往後來信不妨直接叫人送給他,由他親手交給常娘子,如此一來常娘子便可第一時間過目,而不必和刺史府收到的那些書信混在一起,幾經分揀才能交到常娘子手裡。
送信是小,但戴長史說
,從細節上潛移默化地建立名分秩序很重要。
想他元祥每日做事勤奮,不辭辛勞,藉此優勢化身信鴿,為自家大都督謀一條送信的捷徑,也不過分吧?
這條捷徑,他家大都督有,魏長吉家的郎君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