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 堂堂正正比一場(第2/4頁)
章節報錯
出了常府大門,元祥回頭看了一眼那“符紙”,忽然後知後覺地問:“……大都督,您此次過來,就是為了寫這幾個字啊?”
這幾個字誰都能寫,怎就值得大都督親自跑這一趟呢?
元祥覺得有點怪,但又說不上究竟哪裡怪。
崔璟聞言止步,回頭看去,也忽然覺得自己此舉有些莫名。
認真回想片刻,只覺已無法深究當時的想法,倒好似有種被什麼東西附身之感……?
他這廂於心底兀自驚惑間,忽聽下屬如茅塞頓開般道:“大都督,屬下算是看明白了!”
崔璟立時看向下屬。
“也難怪您從前不喜與人交友呢,實則是因大都督您骨子裡至情至性,一旦將誰視作了好友,與之有關之事無論大小,便都要這般親力親為。”元祥嘆息道:“常娘子能交到您這樣的朋友,真是羨煞旁人。”
崔璟:“……”
大約可能就是如此吧?
到底他從前也無交友的經驗。
“走吧。”崔璟躍上了馬背。
元祥很快上馬跟隨。
看著自家大都督英武挺拔的背影與那一向睿智的腦袋,元祥不禁搖頭在心底感慨,缺愛如都督,實在是很容易在這些從未觸及過的親近關係中迷失頭腦啊。
常歲寧與常歲安在家中用罷午食,便出了門去。
今日是國子監旬休之日,崔琅提議辦一場社宴,地點選在了城中有名的風雅之處——聆音館。
此館如其名,以樂音著稱,有城中最好的樂師坐鎮館中。
京師各社皆有社宴活動,常歲寧本不喜張羅這些,但崔琅願意出錢出力,她作為一社之主只需出個面,便能平白撿了這籠絡人心的好處,自也沒有不樂意的道理。
無二社如今共有社友十八人,個個皆是崔琅嚴苛把關選進來的。
凡入國子監者,若非有家世背景,便是自身才學過人,這樣一群少年圍在一處玩樂,時日久了,便不會只是簡單的玩樂。
常歲寧昨日才去過田莊,她深知那些糧食在被收穫之前,需要經過鬆土,播種,澆灌等諸多準備與等待。
一顆種子自萌芽,直到它被收穫之前,沒有一日的時光是虛度的。
聆音館內所設為江南之風,館內除了供人聽曲兒的大堂與二樓雅間之外,於後院還設有雅院四座,以供喜好風雅的文人聚會。
崔琅今日便包下了其中一座“竹院”。
常歲寧下了馬車,甫一走進館內,便聽得有琵琶聲入耳。
堂中有聽客搖頭吟唱,她與常歲安在夥計的指引下穿過前堂,進了後院,青竹簾落下,琵琶聲漸遠。
“伊,常娘子?!”
常歲寧正要去往“竹院”,忽聽得有一道聲音自一旁響起。
她轉頭看向來人,含笑抬手:“譚舉人。”
那藍衫青年大感意外:“常娘子還記得在下?”
常歲寧笑道:“閣下是與太白情投意合之人,想記不得都是難事。”
譚離不由失笑:“常娘子果真好記性……”
旋即好奇地道:“聽聞常娘子在國子監內結下一擊鞠社,名為無二社?”
“是,今日正是為社宴而來,譚舉人如不嫌棄,可入竹院共飲茶酒。”
譚離面露極度遺憾之色:“多謝常娘子相邀,只是譚某今日也是受邀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