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差池”從明洛看到了第一張不同的字跡開始——

不同字跡代表著有不同的人抄寫了經文,這本是常見之事,到底鄭國公府來的也不止鄭國公夫人一人,祈福抄經之事凡有心者皆可為之。

下一瞬,明洛的視線落在了紙張下方的署名之上。

姚家二娘子姚夏?

明洛待此人並無印象在。

而對方所抄經文出現在鄭國公夫人處也無甚稀奇,此次前來的女眷彼此間交好的,聚在一處抄經亦是常事。

明洛未曾在意, 翻過,繼續閱看。

又是一張不同的筆跡。

明洛下意識地看向署名——驃騎將軍府常氏歲寧。

腦海中閃過那張少女面龐,明洛面色依舊平靜,再次翻過。

下一張,竟又是截然不同的筆跡。

明洛倏地皺了一下眉。

她將那紙經文拿起細看,越看便越是篤定——

這竟是在仿照崇月長公主生前的字跡。

她的視線飛快地移到署名處,見到“常氏歲寧”四字,眉心皺得愈深了幾分。

這常歲寧為何要用兩種不同的筆跡抄經, 又為何仿照崇月長公主的字跡?

崇月長公主的字並不好學,而對方足足寫出了七分相似……可見非一日之功,必是暗下臨摹已久。

此舉所圖為何?

想到一種可能,明洛無聲冷笑。

用兩種筆跡抄經或只是膚淺的炫耀之舉,但獨獨仿照了崇月長公主的字,那便必然是另有居心了。

想借此入聖人的眼嗎?

“女史,是有何不妥之處嗎?”一旁侍奉著的貼身婢女流珠,見明洛拿著那張經文看了許久,神情似不悅, 便謹慎地詢問了一句。

明洛面色漠然地將那紙經文攥揉成一團,隨手丟進了一旁的炭盆中。

“錯字連篇,也敢送到聖人面前——”

流珠:“不知何人竟這般粗心大意?”

明洛未多言, 只道了聲:“罷了。”

流珠便不再多問。

正擺著茶水點心的兩名宮娥聽著這番對話,心中瞭然。

她們都知曉,女史向來最不喜做事馬虎之人。

但對方抄得錯字連篇竟也敢送來, 這若是被聖人瞧見,縱然不說受罰,必定也會在聖人面前留下極不好的印象, 女史如此也算是幫了對方呢。

女史向來如此, 雖嚴厲了些,但心腸良善。

這是宮中之人多年來有目共睹的。

明洛已在書案後坐下。

她最後看了一眼那已在炭盆中被燃為灰燼的經文。

她的眉眼間早已恢復了平靜,隻眼眸深處還餘下一絲極淡的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