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地兵,在當下近乎於佃農。

“不!”

“伯爺,小人認罪!”

“伯爺,都是王申等人蠱惑,小人並未答應,並未答應呀!”

“伯爺……”

那十餘將領爭先恐後的往外跑,門外,莫展拔刀。

“止步!”

樓梯口那裡,孫不同厲喝,“來人!”

腳步聲密集傳來,踩踏著樓板,發出咚咚咚的聲音,彷彿是誰在敲擊著大鼓。

一隊軍士肅然上來。

武學中有專職的軍法隊,就如同是虎賁左衛中陳堡麾下的角色。

“見過伯爺!”為首的總旗行禮。

“盡數拿下,看押。”

“領命!”

數十人衝了進去。

“跪下!”

曾前途無量,曾意氣風發的十餘將領,此刻宛若死狗般的被拖了出來。

“記住,立場錯了,本事越大,為禍就越烈。”蔣慶之饒有深意的看著兩個侄兒,隨即走了。

晚些,二人回到了宮中覆命。

“……那十餘將領正準備結為兄弟,表叔闖入,當即令人拿下,說是要把他們盡數免職去種地……”

裕王有些擔心老爹會反對。

隔著一扇門,就聽道爺嘆道:“慶之還是手軟了些。不過也罷。”

還手軟了?

裕王眼中閃過異彩,“表叔最後說,立場錯了,本事越大,為禍越烈。”

道爺默然良久,“奸佞的本事大多不小,小了他們也無法出頭。奸佞一心只為權勢,只為自己的利益……這樣的人,本事越大,對江山社稷的危害就越大。”

隨即沉默,就在裕王準備告退時,裡面的道爺說道:“如何掌控臣子是一門學問。譬如說所謂的奸臣,佞臣。帝王需要聽話的臣子作為工具,否則必然會淪為孤家寡人。

你二人讀過史書,當知曉歷朝歷代,帝王身邊總是有一些被史家稱之為佞臣或是奸臣的臣子。

帝王不知嗎?知。可為何依舊要信重此輩?”

道爺停頓了一下,“讀書為何?為了名利。為官為何?依舊是為了名利。帝王要看破這一點。

那些所謂的忠心耿耿,骨子裡大多有自己的小算盤。地位越高的臣子,就越是渴求權力。人心不足,他們會覬覦帝王手中的威權。這是任何臣子都免不了的貪婪。記住,無論是誰!”

這是帝王之術!

嘉靖帝赤果果的把君臣之間的關係,以及臣子忠心耿耿之下的真實給兩個兒子剖析開來。

“當年楊廷和拉攏群臣與朕對峙,所為何來?為了便是權力。而朕為何用了被他們稱之為奸佞的張璁等人?”

在大禮議之爭中,張璁等人為嘉靖帝衝鋒陷陣,和楊廷和等人赤膊廝殺,立下了汗馬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