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點頭,又搖頭。

“為何?”

“娘說讀書費錢,咱們家窮。”孩子低頭,用發黑的手指頭在地上劃來劃去。

蔣慶之問道:“若是有人願意不要錢教你呢?”

孩子抬頭,那雙眼睛亮的讓蔣慶之心中打顫。

這一刻,他深切理解了後世那些為了教育而奉獻一生的人們。

當你面對這樣的目光時,你很難做到無動於衷。

彷彿是有什麼東西扣住了你的心絃!

“把孩子們叫來。”蔣慶之對郭興說道:“但凡家中孩子在附近的,願意讀書的,都送來。”

郭興不解,剛想問,莫展冷冷道:“伯爺的吩咐,你照做就是了。”

“是。”

午飯後,百餘孩子來了。

朱希忠對蔣慶之的這個行為有些不解,但還是拍著胸脯說,若是需要先生只管開口。

孩子們用磚頭當做是凳子坐下,空地前是一塊大黑板,不,大白板。蔣慶之拿著炭筆,看著這些年歲不一的孩子們說道:“人不讀書便不知理,這裡我說的不是禮節的禮,而是道理的理。

你們的爹孃興許說過:人活著能吃飽,能不餓死就是福氣,但我希望你們能知道這個世界是什麼樣,是由什麼組成,這個世間有什麼……”

王二一邊挑著擔子,一邊不時回頭看一眼,喜滋滋的道:“長威伯竟然教授我娃,我娃果然有福氣。”

前面的男子說道:“我娃也在裡面。”

二人都有掩飾不住的喜意。

“一!”

蔣慶之在白板上寫了一字。

“一!”

孩子們跟著唸誦。

因為急切間沒有備下筆墨,故而孩子們都是拿著樹枝在地上寫。

“二!”

“二!”

一個年輕官員在不遠處牽著馬兒,靜靜的看著這一幕。他微微蹙眉,輕聲道:“江山一隅罷了,這有何益?”

“哦!這位……”

身後有人出聲,年輕官員回頭。

“徐渭!”

“張居正!”

徐渭是吃不慣工地伙食的,早早就尋個藉口回了一趟伯府。順帶問問宮中來人的目的。

“你說這是江山一隅?”徐渭問道。